以下内容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媒体人分享的创业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周参加了新浪蚂蚁邦的一个沙龙:“媒体人创业的黄金年代”,深有感触,特此分享一下会议上一些创业媒体人的心得以及我离开媒体后创业的切身体会。(蚂蚁邦,是新浪传媒的线下活动平台,宗旨是“守护媒体人的创业梦想”。)
天生骄傲的媒体人应该都是在自己真正去创业的路上才开始觉醒的吧。这是我自己离开媒体去创业后最大的感慨。原来身上的很多优势一下子成了累赘。广泛的资源与人脉,在自己还没有打造好产品的时候提前沟通,造成了无效沟通;泛滥的创投信息,让自己整天飘在云里雾里,找不到北。这是典型的媒体人通病:执行力差、自以为是、贪大求全……。
其实创业者就是那个必须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根据蚂蚁邦上各位嘉宾的经验分享,我总结出来媒体人创业的一些心得。
一、撕掉标签、摆正心态
媒体人在离开媒体业后,不要再披着“媒体人”这个标签了,因为,在创业面前,人人都得经历不同的槛。但是有一点,需要媒体人清楚地反省:自己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1、梳理资源
打开你的名片盒、通讯录、微信联系人、微博私信箱、脉脉、Linkedin,请花上一周的时间,按照公司、职位、行业、熟悉程度罗列一张人脉图谱,这张图谱将是你创业遇到困难时的“急救药”,但是也要记住一点,能雪中送炭的朋友不要用太多。
2、认识自己
你必须知道你自己想要什么,你的愿景,以及你愿意为这个事业做出的付出。你拥有的,只要跟你的创业方向不一致,就不是你的竞争力,不要牵强。
二、选择创业方向
有两种选择方法,第一种叫创新,第二种叫竞争。
1、你真的会创新吗?
你要做充分的调研,证明你的创业方向是存在创新空间的,真不是有些人忽悠出来的“微创新”概念。改变世界的能力和因素,来自于你的过去,你的积累,你的眼光和你的坚持。
1)定位什么人群?
为什么要定位这类人群?有没有必要继续细分或扩展?
2)想满足什么需求?
上述人群的所有需求排序。想切中什么需求?需求是不是足够刚性?有没有必要继续细分或扩展?潜在的替代者会从哪个方向满足同类需求?市场规模是否足够?三年后的市场规模能到多大?
3)是怎样满足需求的?
还原产品思维导图。产品对需求的满足程度?重要逻辑是不是让人眼前一亮?用户体验的友好程度?盈利模式是怎样体现的?产品扩容性如何?
2、竞争
蚂蚁邦媒体人创业专场沙龙上长石资本创始人汪恭彬列了几个媒体、投资机构总结出来的6个创业方向。
1)移动是一切
科技进化史的普遍性推演出移动互联网的必然。科技希望无处不在“农业、公路、建筑物”。电网的普及,带动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云计算的普及,会带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物联网。
2)美好的体验
美感既是人类对美的追求,比如美容;也是科技本身唯美的需求,比如用户的体验。
3)农村战略
自由和机会:IDC预计2015年,农村4亿之多非网民人口将成为中国互联网下一波人口红利。农村居民,人口约为5.5亿,互联网渗透率23%,平均每天上网3.0小时。他们喜欢网购。—BCG
4)企业服务B2B
世界远程通信业务的主体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流动,而是发生在机器之间。技术元素只消耗全球能量的1/4来满足人类的安居、饱食和出行需求;余下的能量由科技创造,为科技所用。
5)共享经济
共生性与专业性强化社群经济和分享经济,手艺人特别是教育、医疗、财富管理的专业人士将从资本中解放出来。历史上大部分时期,每个人的天赋、技能、洞察力和经验构成的独特性组合没有用武之地。移动互联网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专长成为可能。
6)人工智能
感知能力:技术元素对越来越强大的感知能力以3种显现:将智能慢慢注入一切物质;整合所有嵌入式人造大脑;感知能力通过多样化转变为思维的多样性——人工智能、物联网。
除了这6个方向,你还可以打开各种创业数据库,比如IT桔子、清科数据库、投中数据库……看一下行业分类,以及最近融到钱的企业、新冒出来的创新企业的玩法儿都是什么。要继续保持媒体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判断真正有价值的行业与创新点。
不管选择创新还是竞争,都是在定战略,战略定错了,转型难、攻守艰,所以,创业者啊,必须深刻洞察整个商业世界的逻辑,这不再是我们做媒体时候纸上谈兵的能力了。但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商业的本质和人性的本质没有变化;商业的最终目标还是追求如何最大限度满足人性的欲望。
三、运用媒体思维去融资、营销
虽然离开了媒体业,但是,我们却要把媒体思维运用起来。
1、什么是媒体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