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要注意食品安全。
春天到来,气温渐高,食物中毒事件开始增多,同学们不要买过期的、变质的、不卫生的食品,尽量不要在街头小摊上买东西吃。
吃饭喝水都要讲卫生,要加强身体锻炼,预防传染病。
4、在各项运动中要注意运动安全。
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准备活动要充分,运动时要注意不能剧烈地碰撞,以免撞伤或摔伤。
操场上的体育运动器械,必须在老师的指导、监督下使用,不允许任何人私自攀爬、玩耍。
5、要注意交通安全。
道路交通,校园内交通安全。
6、最近天气变暖,各种传染病也逐渐多起来,全体同学每天到校后要及时开门窗通风,班主任要加强晨检,发现学生有发烧等症状要及时通知家长到医院治疗。
这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一定要杜绝手足口、腮腺炎等传染病在我校的发生。
7、要注意课间文明,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校园内不能狂跑。
8、预防溺水。
以村队为单位做好防溺水工作。
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在全校形成一个“人人关心校园安全”的浓厚氛围。
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
安全就如一颗光芒四射的太阳,照亮我们的人生,安全就如一根长长的纽带,联系着我们千万个家庭,为了我们的健康,为了我们的幸福,为了世界多一份幸福,少一点悲哀,请大家时刻牢记,校园生命安全应从你我做起。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演讲稿500字7
同志们、家长朋友们:
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其实强化一词意味着我国中小学的安全教育的发展已经处于一定阶段,有了一定的成效。
自1996年第一届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开展起,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我们的安全教育从“全社会动员起来”的呼吁,到后来注重“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安全”“自我保护意识”等各大安全教育的关键点,不得不说,我们的安全教育从初步到深入,从城市到农村,已经逐步发展了起来。
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谈及教育问题时强调,“当前我们的安全教育和保障工作的重点还是防范风险,采取的措施仍然是比较落后的完全隔离风险,导致了安全教育和安全保障的异化现象。
”“安全与保障工作,两者不可偏废。
”20xx年我们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是要“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开展保险保障教育
教育中小学生如何应对发生的风险,风险发生之后如何有效救济。
当前体系下,大多数中小学生都同时享有校方责任险和商业保险、社会保险的三重保障。
但是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家长往往诉诸的是最低效的“校闹”,最终不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给自身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直接影响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影响了社会稳定。
通过保险保障教育可以让学校、家长、学生都充分了解风险的存在,掌握应对危机的方法,切实利用保险来保障自身的权益,以科学的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纠纷,维护社会和谐建设。
第二,是建立中小学风险应对软硬件评价体系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风险造成的损失是可以控制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事前的准备。
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完善的风险应对评价体系,包括对硬件的防灾能力评估和软件的人员应急能力评估两方面。
第三,是引入市场机制,增进产品创新
目前在我国的安全保障机制中,保险保障缺位,校方责任险额度低,核保在一些基层不规范,保险条款不明确,保险理赔服务不专业。
同时,由于不了解,学校和家长也没有意识求助于专业的保险机构。
这两个方面都造成了学校、家长或者第三人在事故中互相推卸责任,最终导致学生在发生了事故后不能得到专业而有效的救济。
今后,应该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激励保险机构开展更适合学校和学生特点的专项险种,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
第四,是明确事故责任,督促各方改进。
在当前救济不充分的情况下,明确责任对于安全保障成了一种奢求,这样的'处理会对事故防范起到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