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家长会经验交流的发言稿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供大家参考。
初中家长会经验交流的发言稿1
第一条原则:父母以身作则。
这是老生常谈,但是还要谈。
子女身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往往都是父母教育方式的问题。
家庭是子女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如果父母亲自己平常言行起坐,不能起到正面的示范作用,自然无法要求子女,父母亲的话也就没有权威。
中国父母对子女最普通的要求是,好好学习,认真读书。
如果你在城市家庭做调查,绝大部分好学上进学生,都出在家庭的父母本身热爱学习。
这不是说父母一定要天天读书。
学习可以是各种不同的文化爱好,热爱戏剧、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历史、热爱科技等等,父母和父母的朋友圈子都有爱好、有文化品位和追求,子女就比较能够发展起上进心。
当然,许多父母本身教育程度不高,但子女也同样好学上进,这类家庭往往父母言传身教、为人正直、勤奋,有良好的道德,使子女明白好好学习是自己的准则。
好学上进,本身是一种追求。
有调查显示,子女问题比较多的主要是四大类家庭,第一类是父母文化教育程度太低,而家庭又非常富有,那些农民暴发户;第二类是高官子女;第三是父母冲突不断或离异家庭;第四大类家庭,父母本人都不错,可是工作太忙,只忙工作,没有抽时间关心子女教育。
西方人有句谚语,造就一个暴发户只需要一天,造就一个贵族至少需要三代。
中国人的谚语,富不过三代。
现在全中国人的理想都是“暴富”。
经济富裕本身是好事,但缺失了文化追求与道德准绳的富裕环境,很容易使青少年迷失,失去上进的动力。
第二个原则是:家长要学会保护子女。
在处理子女教育问题上,有两个错误的倾向,或者是完全偏袒子女,不信任学校和教师;另一个是完全信任学校,信任老师,不信任自己的子女。
现在的孩子即是小皇帝,也是小奴隶。
在学校里压力很大,学业压力、考试焦虑、人际关系压力、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压力,不可能个个同学都是学习优秀的学生,实际上大部分同学是学习一般的学生。
到初中以后,少男少女还有体相烦恼压力,体相烦恼,对自己的长相很在乎,对同学的评价很敏感,还有生理和身体迅速发育带来的种种困惑与烦恼,等等。
当子女与学校与老师发生冲突矛盾的时候,父母既不能无原则地偏袒子女,也决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站在学校老师的立场上批评子女。
要替子女设身处地着想,要学会倾听子女倾诉,实事求是地了解情况,如果确实是子女的错,也要心平气和地帮助子女分析,如果不完全是子女的错,更应该心平气和地与子女交流,找出解决的方法。
如果确实不是子女的错,而是学校方面的问题,老师方面的问题,家长就应该积极想办法解决,分担子女的压力,而不是与老师一起对子女施加压力。
儿童少年是未成年人,在心理上不成熟不健全是正常的,尤其需要家长的呵护。
家庭和家长是子女健康成长的最后堡垒。
简单地说,家长要学习在学校的压力下保护子女,学会维护子女的权利,不能够事事都与学校站在同一个立场。
许多反面的悲剧例子,导致学生走向极端行为的,许多都是因为家长不问青红皂白跟着老师训子女。
第三个原则是:切忌唠叨,学会倾听,学习与子女平等交流。
父母和子女之间总会有所谓代沟的。
在初中到高中阶段,是子女容易产生叛逆的一个阶段、逆反的一个阶段。
子女生理发育迅速,长成半个大人,个头与父母差不多,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从各种媒体接受了很多信息,有自己的主见,但也常常过分地自以为是。
父母的那些说教也听了10多年了,听烦了。
加上学业压力大,这个阶段的子女,一般都会非常讨厌唠叨的家长。
要学会倾听子女,学习与子女平等交流。
如果子女到了中学阶段还愿意有什么事都与家长交流,那家长就成功了一大半了。
只要子女愿意与家长交流,有什么问题都能够得到比较妥善地解决。
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忙于赚钱,不想听子女的倾吐,认为那是毛孩子鸡毛蒜皮的事。
这样就丧失了了解子女、引导子女最重要的一个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