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对在座的小朋友来说,是个欢乐的日子。
回想三年前,你们在爸爸妈妈的护送下来到幼儿园,有的哭,有的闹,是老师像妈妈一样抱起了你们,为你们擦去眼泪,喂你们吃饭,哄你们睡觉,带你们游戏,给你们讲故事。
三年中,你们学会了折纸、学会了画画、学会了识字;学会了把自己的东西和小伙伴们分享;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说对不起等等,这些都是值得珍藏一生的好习惯。
小朋友们,今天你们毕业了,过了暑假,你们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幼升小不仅是小朋友们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教育历程的进阶;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也是对所有在座的家长朋友们一个重大的考验。
我们知道,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两者的这种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
那么作为家长要怎样帮助孩子顺利渡过从幼儿园到小学生活的过渡期,为孩子入学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呢?
作为一个学生家长,同时又是一名小学教师,今天我想从孩子的生活适应,学习习惯、知识储备以及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建设四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关于幼小衔接的一点看法。
1.生活适应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生活环境变了,在幼儿园里面孩子过的是一种被照顾着的集体生活,老师都会看护周到,及时给予帮助,而进入小学后,则是相对独立的生活,孩子必须有生活自理的能力,自己学会照顾自己。
作为家长,在平
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要溺宠孩子,什么事情都替他们打理好,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穿衣、系鞋带、上厕所,自己的玩具学习用品自己整理好。
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家长们也不要急着帮孩子解决,先引导他们,然后让他们想办法去解决,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性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对于他们以后进入小学甚至是以后的人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作为家长,在这个暑假要有意识地调整孩子的生物钟,早上7点左右起床,晚上9点上床睡觉,保证第二天饱满的精力。
2.学习习惯
小学教育主要是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在这个幼小衔接阶段很多家长朋友们普遍关心孩子识了多少字,会不会拼音等。
其实学习习惯比学习成绩重要得多。
3到12岁是人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家长要尤其注意培养孩子逐渐形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这对以后孩子各方面发展都非常重要。
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最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很多孩子坐不住,东扭西晃,但是只有孩子能稳稳的坐住,才能静下心来听老师讲课,只有学会认真听课才会正确的思考问题,才能有好的成绩。
作为家长,我们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比如鼓励孩子多阅读感兴趣的故事,并静下心来一页页地翻书,把一本书耐心看完。
在孩子看完书后,要和孩子一起聊聊书的内容,讲了什么故事。
这种善始善终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
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孩子的注意力、逻辑思维及口头表达都是很好的训练。
另外,书写对小学生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基础。
小学一开始,老师会对书写做特别指导,家长在暑假期间可以先在家对孩子“一对一”指导,这样效果会好很多,并不是说字要写得多么漂亮,关键是姿势正确,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孩子的视力和形体的发育也相当重要。
3.知识储备
有很多家长会问是否有必要提前学习一下一年级的知识,其实是否提前学习对孩子后几年的成绩没什么影响。
稍微提前学习一些,好处主要是两个:
1)一开始的时候容易被表扬,从而进入正向循环。
2)节省花费在知识上的时间,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适应新环境和养成学习习惯上面去。
可见适当的进行知识培养也是有必要的。
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可以教孩子学学拼音、算数方法等,但切忌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家长也可以多让孩子画画,尤其是用细笔画比较精细的画,
这样既不会磨灭孩子的语文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孩子的手部小肌肉发展,还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4.心理建设
一般来说6岁左右的孩子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具备了上小学的条件,他们内心对于小学是非常向往但又有一丝胆怯的。
家长在这个时候要特别留意孩子的心理状态,鼓励孩子对小学生的向往之情,让孩子对于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充满期待,也感到光荣和自豪。
比起孩子的心理建设,家长往往更需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
我们发现“仍然把孩子看做小孩子”的情况倒不多见,但是“对孩子的态度有明显的突变”反而是更经常的情况。
孩子的成长是有过程的,不要抱有“一夜长大”的`幻想尤其在一二年级,对家长来说很简单的知识,对孩子来说真的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