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__,非常荣幸能够作为2017届毕业生代表站在这里分享我的毕业感受。
今天,我们相聚一堂,庆祝毕业。
李登辉老校长曾说:“今日诸生步出复旦之门,终生将留有复旦之符号,诸生与复旦之此种关系,将永继续”。
今日,我们从复旦中文系毕业,今后,我们将永远是复旦中文人。
在这里,首先我要感谢复旦中文系的老师们。
你们让我看到,百年中文的传统是如何薪火相传。
老师们坚守学术理想与教育情怀,为学术负责,为学生负责,这是我们复旦中文系一百年来不变的光荣传统。
我要感谢复旦中文系的同学们,你们的温柔敦厚、博学多闻,让我感到与一群散发着光芒的人在一起学习是多么幸运。
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
敦煌文献《目连变文》中说:“天下之中何者重,父母之情恩最深”。
每一位毕业生,从呱呱坠地到成为学士、硕士、博士,都离不开在背后默默支持我们的父母家人。
今天,我们应当深深地感谢我们的父母、感谢我们的家人。
如今,我们即将分别,以后相见的机会会越来越少。
从小到大,毕业过那么多次了,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毕业时的分别意味着什么。
也许曾经朝夕相伴的人,一转身就被时光留在了朋友圈里,再也见不到真人。
“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只要我们记得一起走过的本北高速,记得一起吃过的黑暗料理,这段日子,就会铭刻进我们的生命里,永不消逝。
“日月光华中有你闪亮的眼睛,你计划的秋天已褪去童话的色彩,一个真实的现在可以开垦一万个美丽的未来。
”未来就要来了,我有些期待,也有些慌张。
从复旦园里走出去,未来还有更艰巨的挑战在等着我们。
在这个机遇与危机并存的时代,身处变革中的中国与世界,我们应当如何面对?除了眼前的苟且,是不是还有远方的苟且?鲁迅先生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我们唯有秉承“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为更美好的国家、为更美好的世界,努力做些事情,在辽阔的大地上,留下我们的印记。
《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
希望我们即将从这里走出去的同学,都能够记得来时的路,不失其所、不忘初心。
“史亦尝考,文亦尝校,答辩近了,犹思几度改论稿;家总要成,钱总要挣,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谢谢!
硕士毕业生代表发言演讲稿篇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2022届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毕业生__。
很荣幸能获得这个机会,在这里向老师同学们分享我在中文系学习的感悟与感动。
我是个写小说的人。
最擅长的事情,是游离于现实之外,寻找促成今日种种的线索。
在这个流动着离别之情的毕业时节,我首先回返的时间,是2018年9月30日,研究生推荐免试的日子。
那是我们中的许多人第一次互相认识的时刻。
而无论是当时,还是更早以前抑或更久以后,在众多陌生的面孔中,我们并无法在第一时间认出那些于我们而言过分重要的人,那些一生的朋友,与一生的爱人。
每每念及此,都使我惊叹于命运的造就与选择,让我们相聚于此,度过人生中最美好的几年,然后在这个下午结束后,各奔东西。
寻常的毕业致辞中会存在这样一句话:“愿各位未来皆为坦途。
”这是一句美好的祝愿,但实现起来,却很不容易。
因为二三十岁的年纪,实则是人生中最为疾风怒涛的一段,惊喜与艰险并存。
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我们注定会成为最特殊的几届学生之一:学习的旅程刚开始不久,就碰上了世界性的风云变幻。
它阻挡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吗?客观地说,是的,必须承认它给我们带来的破坏与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