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校园欺凌事件越来越严重,不再是无意的玩闹,而是恶意伤害他人。据报道,很多校园欺凌事件涉及恶言相向、殴打甚至限制自由。校园暴力非常严重,但很多施暴的学生却因为“未成年”或者“口头批评教育”而逃脱刑事、行政和民事责任。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5、16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这些冷冰冰的数据背后,是多少父母心碎的泪水和无助。是多少孩子孤寂的夜晚和无法磨灭的痛苦回忆。
我们需要通过制度教育和法律来解决这个问题。有人建议提前设定未成年人的刑事犯罪年龄,并且详细规定相关法律条文。无论这个建议是否可行,但它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完善制度教育。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针对校园欺凌事件制定惩戒教育制度,明确“红线”范围和违规成本,让孩子们时刻保持警惕。另外,学校是社会的缩影,老师则是这个缩影中的灯塔。老师应该随时关注学生的行为和学习状态,及时沟通和了解情况,以预防这类问题的发生。青少年正处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特殊阶段,这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我们需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制定科学可行的惩戒教育制度。关键是要把握好度,只有适度的教育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从心理层面来看,受害学生和施暴学生都是受害者,他们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缺陷。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能够增强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家长不能只追求成绩,应该与学校合作,培养孩子的底线意识和道德观念,学会尊重他人。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当发生暴力事件时,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总是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借口来保护孩子,更不能让孩子形成“我还是未成年,我不用承担责任”的思维惯性。
我们应该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帮助。当我们看到青少年被殴打或辱骂时,应该及时伸出援手,多说几句话,多问几句,也许就能避免一次严重的校园欺凌事件,也能让一个孩子少受一些伤害。不要因为事情小就袖手旁观,也不要因为善举小就不去做。整治校园欺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无论制度有多完善,法律有多健全,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从内心里善待他人,帮助他人。只有严格的制度保障和思想教育并重,才能有效地解决校园欺凌问题。
校园欺凌防治教育演讲稿14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反对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
大家都知道,校园是我们读书和学习知识的地方,承载着我们的梦想。但是,如果校园因为暴力而失去了生命的尊严,那将是多么悲伤啊!
欺凌和暴力不仅会伤害我们的身体,还会扭曲我们纯净的心灵,给我们带来精神的痛苦。有时候,它甚至会威胁到我们身边人的安全。可是,在我们应该宁静的校园里,却时常传来关于欺凌和暴力的消息:同学们互相打架,校外闹事,因为几句话就动手打人……这些校园暴力和欺凌事件不仅让人心碎,更对学生的安全提出了疑问。
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因此,我以一名中职生的身份,向大家发出以下倡议:
一、要勇敢地拒绝校园暴力。当受到校园暴力侵害时,要及时向学校、老师和家长报告。要勇敢揭发班级中那些欺负弱者的同学,以及校外青年进行的暴力活动和非法收费等校园违法行为。
二、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从小培养良好的法制观念,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三、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赌博,不去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如酒吧、卡拉OK、歌舞厅、电子游戏厅和网吧等。
四、要拒绝与校外不良青年交往。坚决拒绝校外不良青年的引诱,遇到威胁和恐吓时要及时向学校、老师和家长报告。
五、要增强友爱互助意识。积极团结同学,热心帮助同学,增强应对困难和抵抗邪恶的勇气,共同抵制校园暴力。
六、要认识自己的不足。当你与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不要冲动,不要急躁,要冷静下来思考原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要退一步海阔天空,每个人都要有包容心,避免矛盾激化。
七、要积极与家长、老师交流沟通。在家长、老师的健康引导下,提高对校园暴力的防范意识,增强抵制校园暴力的能力。
八、要树立进取、向上的人生观。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锻炼意志,陶冶情操,立志成为新时期有用的青少年。
同学们,我相信,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拒绝不良行为,我们一定能让校园充满文明,让安全成为我们的生活保障。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拒绝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
校园欺凌防治教育演讲稿15
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下一个比较严肃的话题。最近,有一位母亲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她孩子在学校遭受欺凌的经历,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这位妈妈的孩子是一所名校的一年级学生。有一天,孩子上厕所时,两个同班同学跟了进来,其中一个堵在门口大喊“我要打开门看看你的屁股!”,另一个则从隔间扔下一个垃圾筐,正好砸在孩子头上,弄得他满脸是屎。随后,两个同学哈哈大笑着逃走了。孩子一个人留在卫生间里,开始哭泣,觉得自己很臭,全身发抖,非常害怕。
这位妈妈写道:“当孩子回家告诉我这一切时,他已经抖成一团。我想安慰他,拉他去洗澡,但他立刻大哭起来,告诉我他已经在学校用凉水冲了很久,已经没有臭味了。那是北京11月的冬天啊,一个孩子一边哭一边用冷水冲头发。之后,他又担心被同学们发现他湿漉漉的头发,所以匆忙擦干,然后去操场检查做操情况,因为那天他是值日生。”
事后,老师和家长追究这件事情时,问那两个欺负孩子的同学,“当你们看到垃圾筐砸下去的时候,你们在干什么?”他们回答,“我们在笑,因为这太可笑了。我们只是在和他开玩笑。”
这真的只是玩笑吗?
因为这件事,孩子开始晚上不肯睡觉,也不愿意吃饭,很难入睡,经常惊醒。妈妈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他有“中度焦虑、重度抑郁”,医生诊断他患有“急性应激反应”。
当我读到这篇报道时,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下来。因为我在过去的心理辅导中,遇到过许多有类似经历的同学。这样的事情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发生。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参与了校园欺凌呢?
比如,语言欺凌,用粗鲁的话语欺负别人,包括无礼地评论别人的某些特征。比如,当一个同学对另一个孩子说:“你真胖,像猪一样”。被说的同学如果长期遭受这样的欺凌,可能会变得犹豫自卑,否定自己。
又或者,身体欺凌,用不恰当的方式反复殴打、绊倒他人。比如,一个同学在操场上被拉下裤子。你们知道这样的经历对他的自尊心造成多大的伤害吗?你的一个玩笑可能成为别人挥之不去的阴影。
还有,关系欺凌,故意排斥别人,不让某个人加入一个群体或组织。比如,同一个宿舍里的一群女孩开心地讨论班里的活动,而故意将剩下的那个女孩孤立起来,似乎在她们眼里她根本不存在。或许我们会说,那是因为这个女孩的一些行为伤害到我们了,我们才会这么做。但是,你现在的排挤行为也在伤害着这个女孩,这样一来,我们和那些伤害我们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还有,网络欺凌,就是利用微信、QQ、贴吧等社交媒体,在网上用粗俗的言语、谎言和谣言攻击某人。比如,有人发帖说某某某是个装模作样的人,怎么还有人和他一起出去玩?因为你的一句话,他可能开始怀疑朋友是否值得信任。
这些看似玩笑的事情,但你不知道,你已经成为了可恶的校园欺凌者。
同学们,如果你身边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可以怎么做呢?
如果你是被欺凌的同学,忍耐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找到你信任的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如果这样的事情已经影响到你的生活和学习,学校的心理老师会很愿意帮助你,陪伴你度过这段难过的时期,让你重新找回快乐的生活。
如果你曾经或正在欺凌同学,你应该做的就是停止这种行为。我不认为大部分的欺凌者都是可恶的人,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只是缺乏思考。当我们意识到这是欺凌,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对对方造成深远影响时,请停止。一个好学生的标志不是一直做正确的事情,而是在意识到自己做错时,敢于纠正自己,重新走上正确的道路。
如果你是一个欺凌事件的目击者,不要认为欺凌事件与你无关。相反,你在这件事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同学说,我不是欺凌的发起者,我只是在旁边看。是的,你似乎没有参与欺凌,但是你的旁观、无动于衷实际上就是对欺凌者的纵容。你的无意中的笑声,对欺凌者来说是一种鼓励,对被欺凌的同学来说则是伤害。所以我们不能让这样的行为在校园里蔓延,我们要成为保护者。我们该怎么做呢?因为欺凌者喜欢自己的行为被人关注,所以如果我们表现出对这种行为不感兴趣,甚至反对,可以减少欺凌者的兴趣。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转移欺凌者的注意力,或者向老师报告情况,甚至找其他同学一起保护被欺凌的同学。
同学们,校园是我们成长学习的地方。我们需要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对校园欺凌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