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大家!
反校园欺凌讲座稿6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最近的校园欺凌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现在的欺凌不再是开玩笑,而是恶意伤害他人。据报道,很多欺凌事件都包括辱骂、殴打和限制个人自由等恶劣行为。
学校暴力问题非常严重,但很多暴力学生以“未成年”和“口头批评教育”为借口,逃避刑事、行政和民事责任。
根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数据,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占总犯罪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七成以上。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是多少父母无助地流泪。
我们需要通过制度教育和法律来解决这个问题。很多网友建议,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应该提前,法律条文也需要更加详细。虽然这些建议是否可行还有待讨论,但它们也提示我们,完善制度教育是迫在眉睫的。
首先,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应急预案支持体系,以应对校园欺凌事件。为了建立一个纪律教育体系,明确“红线”的范围和触犯成本,让孩子们时刻保持“红线意识”。
其次,校园是社会的缩影,教师是这个缩影中的灯塔。教师们需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行为和学习状况,及时沟通和理解,以防止这类问题的发生。
青少年正处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特殊阶段。这是身心发育和确立三观的重要时期。我们需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建立科学可行的学科教育体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受害者和施暴者在心理层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他们都是受害者。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完善的人格。
同时,家长们不能只看重成绩,而应与学校合作,培养孩子们的底线意识和道德,教会他们尊重他人。毕竟,父母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
对于这类暴力事件,家长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总是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借口保护他们,也不能让孩子们认为“我还未成年,我不需要承担责任”。
我们应该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帮助。当我们看到青少年被殴打和侮辱时,应该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多一些关心和询问。
也许我们可以避免一起糟糕的校园欺凌事件,让孩子们少受一些苦。我们不应该因为行为小就任由它发生,也不应该因为行为小就不管它。治理校园欺凌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只有通过严格的制度保障和思想教育双管齐下,我们才能够有效解决校园欺凌事件。
反校园欺凌讲座稿7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们是五(4)班的同学,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个重要的话题:“杜绝校园欺凌,从我做起。”
我们的校园应该是一个和谐、安全的地方,一个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殿堂。可是,校园欺凌却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了这种平静。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发生让人感到心有余悸。
举个例子,山东兰陵县的几名中学女生模仿网络上的打人视频,对一名初一女生进行了群殴,并将过程拍摄下来上传到网络。北京某中学的一名女生被多名女同学狂扇耳光。南京一名初中生因为拒绝给高年级学生钱物而遭到殴打,并且还把殴打过程和侮辱他的视频发送给其他学生。这些事件令人触目惊心,他们的行为已经跨过了道德的底线。
校园欺凌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凌弱的行为。它不仅伤害我们的身体,还会扭曲我们纯净的心灵,给我们的精神造成痛苦。校园暴力更是让人心悸,从言语威胁、恐吓、辱骂到肢体冲突的拳打脚踢,甚至危及生命安全。这些冷酷、残忍的暴力行为,有的是一时冲动,对小事大动肝火;有的是施暴者扭曲的价值观,嚣张跋扈,对他人的尊严和生命肆意践踏。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抵制校园欺凌,预防校园暴力。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从自己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我们要爱惜自己,不与社会闲杂人员交往;尊重他人,与同学友善相处,不说伤人的话,不动手打人,不开过分的玩笑引发争端。我们要学会包容他人,不斤斤计较,不为小事大动干戈,不揭人短,不嘲笑他人,不挑拨离间,不搬弄是非。我们不能成为暴力的帮凶,要拒绝与校外不良青年交往,抵制不良的引诱,成为有文化、有修养、有礼貌、有智慧的学生。
其次,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上学放学尽量结伴而行,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放学后不要贪玩,按时回家。如果遇到欺凌、危险或可能发生危险的情况,要及时与老师、家长、警察联系,争取他们的保护和帮助。如果发生事情后,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勇敢揭发坏人坏事,不要姑息养奸。
我们学校有关心和关爱我们的老师,他们会保护我们的安全。希望同学们能够团结一致,互相爱护和帮助,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公平公正,实现人人平等,快乐地成长。
校园欺凌是一个危险的问题,威胁着学生的安全,破坏着校园的稳定。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让我们感到担忧。随着网络的发达,校园欺凌在网络上的传播也日益增多,给许多无辜的人带来更严重的身心伤害。彻底杜绝校园欺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拒绝校园欺凌,首先要拒绝成为施暴者。
我们要提高个人修养,与同学友善相处。我们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宽容、待人友善的品质,避免同学之间的矛盾。
我们要积极沟通,寻求帮助,正确疏泄情绪。成长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难题,有时难免会感到愤怒。遇到困难时,要及时与家长、老师、朋友沟通,在他们的引导下,提高非暴力意识和情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避免暴力发生。
我们要远离暴力源,不参与社会帮派。中学生的暴力行为很多是受到社会帮派和影视作品的影响,他们把动用武力当作解决争端的唯一方式。我们要主动远离暴力影视,远离社会帮派。
我们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作为中学生,有些同学已经年满16周岁,具备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要求。我们要积极阅读法律书籍,了解法律,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明确施暴者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我们要明白,校园欺凌不仅仅是“打”的行为。心理学家将校园欺凌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直接欺凌主要是指打骂,间接欺凌包括散播谣言、排挤受欺凌者等。间接欺凌造成的伤害同样不容小觑,甚至可能导致生命危险。所以,我们不能给其他同学起侮辱性的绰号,不能散播关于其他同学的消极谣言,更不能威胁恐吓。
当家人、同学之间产生隔阂、发生矛盾时,我们要及时沟通,寻求帮助,纠正不良心理,不让自己成为“暴力”的奴隶。
在校园中,我们不仅要避免成为校园欺凌的施暴者,还要预防“被欺凌”。
首先,要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自尊自信的意识。遭遇校园欺凌的孩子普遍存在自卑、低自尊的问题,所以要培养自尊、自信的人格,壮大自己的气场。同时,不要过于自大、自私,这样容易招致报复,要提高自己的修养。
其次,在学校要广泛交友,与同学友好相处。多交朋友,和同学友好相处,不要过分争强好胜,说话要注意分寸,给自己和别人留面子。不要加入社会帮派,避免与喜欢惹是生非的学生走得太近。遇到故意挑衅时,要巧妙化解,然后迅速离开。
此外,要加强体育锻炼,强身健体。身体弱小的同学、不善交流的同学、朋友不多的同学,建议培养一项体育爱好。通过运动结交好朋友,强身健体,有朋友的陪伴会减少被欺凌的可能性。
外出时不要走小路,尽量结伴出行。放学后有校车的尽量坐校车回家,没有的话可以和同学一起走,避免走僻静、人少的地方,尽量走大路。不要单独待在厕所、操场或校园的偏僻角落。不熟悉的人尽量不要接近,有事情在班级里解决。
在遭遇校园欺凌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面对校园欺凌不要低头。告诉自己不要害怕,相信大多数同学、老师和社会上的正义力量会支持我们。内心坚定,会展现出强大的威慑力,让施暴者不敢贸然攻击甚至退缩。
其次,利用机会逃跑。如果被多人围困,要巧妙周旋,一旦对方放松警惕,立刻逃跑。如果有把握打动他们,尽可能取得他们的信任,避免暴力事件发生。但要注意,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避免使用挑衅性语言激怒对方,以免遭遇更严重的暴力。
同时,呼救或报警。如果有人经过,要大声呼救;如果有手机,要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或发送求救短信。但要小心,以免被对方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