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非常高兴站在国旗下和大家一起交流消防安全知识。
据统计,从20xx年1月到10月,全国共发生了18.9万起火灾,造成了1238人死亡,1204人受伤,经济损失达到了6.4亿元。11月,上海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住宅楼火灾,近60人因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起火灾的原因是电焊工操作失误引起的,遗憾的是这些人缺乏自救知识,才造成了如此重大的安全事故。
专家告诉我们,火灾发生有三个条件:可燃烧的物质,如棉质、木质、纸质、油质等;帮助燃烧的物质,如氧气、空气等;火源,如打火机。
那么,如何预防火灾呢?
首先,家里、办公室、教室严禁使用拖线板。其次,使用电吹风、电烫斗、电水壶等电热器具时,大人们千万不要离开。另外,电视机连续使用4~5小时后应关机休息,并拔掉插头。此外,家里、办公室、教室不要储存易燃易爆的汽油、酒精。还有,不要把按压式的喷雾罐放在有火源的地方。最后,保持楼道通畅。
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如何自救呢?
首先,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其他地方发现火灾,应立即拨打119,告知火灾发生的地点。其次,当在封闭的房间里着火时,千万不要开门、开窗。家里油锅起火时,要立即用锅盖盖住油锅将火窒息,切不可用水扑救。如果自己身上着火了,要立即脱下衣服或就地卧倒,用手覆盖住脸部并翻滚压熄火焰,或者跳入就近的水池,将火熄灭。逃离火灾现场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并与火势相反方向奔跑。如果途中经过火焰区,应先弄湿衣物或用湿棉被、毛毯裹住身体,迅速通过以免身体着火。
以上是我对火灾的一些认识,希望同学们和老师们能增加消防知识,增强消防能力,坚决让火灾远离我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我们是幸运的,但同时我们也开始了一趟没有回头重来的旅程。因此,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只有珍爱生命,我们的生活才能幸福美满。
当然,如果真的遇上火情,也不要慌乱。因为世界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绝望的人。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只要保持冷静,机智地运用火场自救逃生知识,我们就有极大可能拯救自己,甚至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在这里,我想教大家几招:要用湿毛巾捂住自己的口鼻,蹲下身子,通过安全的通道走到安全的地方;在拨打火警电话时,必须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准确说出起火地点、燃烧对象、火势情况;若火已经到达身上,切勿惊跑!因为奔跑或拍打时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供给,促使火势加剧。当外衣着火时,应迅速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焰。
安全重于泰山,希望同学们时刻注意安全,珍爱生命,师生共筑安全和谐校园。
讲话的主题是消防安全。提到消防,大家自然会想到令人毛骨悚然的“火灾”二字。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会有人员伤亡。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近五年来平均每20分钟就有一起火灾发生,其中由于电源插座引起的火灾更为突出!这些火灾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人们违反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近几年,我们学校高度重视消防安全,以教育为先,防范为重,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不断增强。但是,随着冬季的到来,我们也不得不提前防范火灾的发生,对大家进行安全教育。因为冬春两季是火灾的高发期,为确保做好火灾防范工作,今天,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几点要求,请认真遵守、做好。
首先,防火方面:
1、不要私自玩火或使用火源工具,不允许把打火机、火柴等点火工具带进学校;
2、不要破坏各种消防设施和电路设施。如果发现电线、插座、电器有损坏或电灯不亮,不要私自去修理,而是立即报告老师;
3、离开家里和教室时要把电源关掉,以免发生短路引发火灾;
4、使用电器要小心,使用日光灯、电热器时,要与可燃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用灯泡、电热器烘烤衣服、手巾等物品;
5、使用火炉时要小心,不要在火炉旁放可燃物,千万不要用火炉来烘烤衣服,如果需要烘烤,必须有人看管;
6、不要在野外进行野炊、烧烤等活动,以防引发山火;
7、不要乱烧垃圾,同时不要把燃烧的煤渣放在垃圾堆里,这样容易引发火灾;
8、不要在走廊、楼梯口等地方堆放杂物,要保证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
其次,如果发生火灾,应该如何报警?
如果发现火灾发生,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要坚持先逃生的原则。最重要的是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灭火势,控制火灾,减轻火灾造成的损失。火警电话的号码是119。这个号码应该牢记,无论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根据这个号码,每年的11月9日被确定为消防安全日。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最后,遭遇火灾时应该如何正确脱险?
遭遇火灾时,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1、教室或宿舍一旦出现电器起火的情况时,一定要先断开电源,例如关闭电闸等,然后使用灭火器灭火。并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并通知电力公司,千万不要自行用水来灭火,以避免触电事故发生。
2、如果身处平房或瓦房,如果门周围的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如果火势很大,则必须另选出口逃生(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物、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后再离开火场。
3、如果身处楼房,发现火情时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会引起火势进一步蔓延。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或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话,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4、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以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着绳索滑落到地面。
5、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同学们要学习火灾消防知识,学会简单的自救和逃生技巧。比如,使用电器时要注意些什么;发现火灾时应该如何报警(发现火灾时,应立即拨打“119”报警,同时也可以大声呼喊、敲门、唤醒他人知道火灾发生。在拨打“119”报警时,切勿慌张,一定要详细说明火警发生的地址、情况等,以便消防车辆能及时赶到);发生火灾时应该如何逃生等。
最后,我想再次告诉同学们,火灾并不会凭空发生,只要我们时刻保持对火灾的警惕,做到不玩火、不放烟花爆竹,认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掌握基本的消防技能和逃生技巧,我们就一定能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
2024关于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演讲稿优选4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安全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如果安全问题得不到解决,其他方面的发展都无从谈起。
在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中,有一个单元叫做《我要安全地成长》。这个单元以我们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安全成长为主题。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交通状况的发展以及一些人为因素的存在,儿童面临的危险机率也在增加。因此,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提高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分辨能力,注重培养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以及培养珍爱生命、对自己、他人和社会负责的人生态度,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安全教育日”活动期间(大约是在11月29日前后的一段时间),我们要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活动,通过参与活动的过程,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防范能力。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交通便利的社会,每天都要在学校、家庭和其他地方之间来往。在拥挤的街道上,你是否注意到我们每天行走的交通路线上潜藏的危险呢?因为不遵守交通法规,我们目睹了血的事实,经历了血的教训。那些令人心痛、惨不忍睹的画面,那些因抢救无效而离我们而去的人们,留给我们的只有心灵上的创伤和对逝者的无尽痛惜。在痛惜他们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遵守交通法规,就是珍爱生命!
有人曾说,动荡年代最可怕的是战争,而和平年代最可怕的是车祸。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相当于一次中型战争的阵亡人数。
下面这组数字让人确信,车祸猛于虎,交通事故就在你我身边:201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3万起,造成88万人死亡,22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
22万人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相当于一个小县城的人口,相当于十个我们钱桥中心小学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