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年后开学温馨提示3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首先,感谢您在暑假期间与我们共同配合,确保了孩子们顺利入园并顺利进行各项工作。转眼间,一个暑假就过去了,孩子们在假期中不知不觉地长大了,变得更加懂事。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意识到有一些工作并不完美,希望能得到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以下是我们希望得到家长们配合与支持的几个事项:
1、开学初的几天,孩子们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请家长们用积极的方式向孩子介绍幼儿园的好处,不要以威胁的方式来劝说孩子,以免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
2、请家长们按时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并坚持使用接送卡。让孩子们参与幼儿园的晨练活动。
3、请家长们坚持将孩子送到幼儿园,让他们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4、请家长们帮助孩子修剪指甲,并提醒孩子们带上小手帕或餐巾纸,确保他们干净、整洁、安全地入园,并愉快地接受医生的晨检。
5、为了防止孩子们的饰物丢失,请家长们不要让孩子佩戴贵重的项链、手镯、脚镯等饰物。如果确实需要佩戴,请与教师沟通并共同解决。
6、请家长们多观察孩子们上幼儿园后回家的表现,并及时向老师反馈,以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
希望家长们能够配合完成以上事项,愿您的孩子能在幼儿园度过一个愉快的学期。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吧!
幼儿园年后开学温馨提示4
亲爱的家长朋友、小朋友们:
在这新的一年里,我想向大家问好!寒假的快乐时光已经过去,春天的脚步已经悄然而至,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请家长朋友们带着孩子回到幼儿园。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成为了好朋友,与宝贝们一同见证了他们的点点滴滴的进步与成长。同时,我要感谢各位家长在过去一个学期里对我们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在新的一年里,我期待您能像以往一样支持和帮助我们,让我们共同关注孩子们,让他们在关爱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开园时间:
20__年__月__日
(正月十七)星期__
欢迎新生家长们到幼儿园接待报名处报名,携带户口本、幼儿免疫接种本等相关资料即可。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温馨提示,希望您能积极配合:
新生篇
物质准备
请为孩子准备换洗衣裤和隔汗巾(如有特殊需要请家长自行准备);请准备一些写有孩子姓名的“姓名贴”,固定在书包等物品上,便于老师快速认识宝贝,也方便宝贝认识自己的物品。
近期气温温差较大,易引起孩子身体不适,建议孩子衣着不要太过繁琐,避免在上厕所等活动时不方便;由于气温变化大,建议来园时多带一件外套,以便保暖或进行户外活动时穿。
心理准备
初入园的孩子出现哭闹、惊慌、沮丧、暴躁等现象是非常正常的,一般持续时间为一周到两周,最长的也可能有一个月到两个月。入园前家长应该为孩子做好心理建设,让孩子对上幼儿园产生期待,这样可以很好地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家长自己也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能因为看到孩子哭就不忍心而把他接回家。只有坚持送孩子入园,他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能力准备
表达需求:在集体生活中,老师可能无法随时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因此,入园前请家长教会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老师,我想上厕所”“我身体不舒服”“我还想吃一点”“老师,我要换条裤子”等,让老师及时了解孩子的需求。
自理能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幼儿园生活,例如:改掉用吸管杯或者奶瓶喝水的习惯,训练孩子使用水杯喝水;多鼓励孩子独立使用勺子吃饭,不挑食、不厌食;教孩子辨认衣服的正反面,让他们自己学会脱衣服和鞋子。
午休习惯:午休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需,能够保证下午活动的效率。如果您家宝贝还没有午休习惯的话,请抓紧时间培养,尽量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来安排孩子的午休,这样会减少孩子对幼儿园的不适应感。
老生篇
生活习惯调整
作息规律:在假期里,各种家庭聚会和活动的频繁可能会导致孩子不能按时休息、晚睡晚起,或者取消午睡,从而打乱孩子正常的作息时间。这样容易使孩子在上幼儿园时因需要早起而哭闹,中午在幼儿园不想午休,下午活动没精神。因此,我建议家长朋友们在家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安排孩子的一日生活,早睡早起,每天按时午休,多带孩子参加户外运动,为他们重返幼儿园后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奠定基础。
饮食习惯:请保持孩子三餐规律、独立进食的好习惯。在开学前,建议孩子在家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既可以保证身体正常消耗,又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家长在家也应该提醒孩子像在幼儿园一样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手脏了要及时清洗、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擦嘴等。
生活自理:孩子在假期里可能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为了让他们能够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希望家长们早点“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吃饭刷牙、穿脱衣物等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恢复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情绪铺垫
重新开始集体生活,孩子们可能会感到不适应,因此会在情绪上表现出来,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①家长要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喜欢幼儿园,喜欢幼儿园的老师,这对孩子会起到积极的影响;
②坚持送孩子来园,防止孩子因借口不来园而造成入园困难,孩子的情绪也会因此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