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演讲致辞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000字6篇
大小:477.8KB 5页 发布时间: 2024-03-22 16:25:28 6.86k 6.34k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会影响到他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得成功,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以及生活经验的缺乏使得这些学生心理上变得脆弱、意志力不强、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就业等方面的一点小挫折就足以让他们难以承受,甚至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极端情况。从环境因素来看,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种种因素导致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困境越来越严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势在必行。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我认为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原因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点。

1.对网络过于依赖

许多大学生因为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寻求心理满足,同时也被网络本身的吸引力所吸引。因此,一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甚至染上了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迷于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意与人面对面交往。

2.交际困难导致心理压力

“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述说衷肠。”这句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些学生有自闭倾向,不愿意与人交往;有些学生为了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3.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们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兴趣不符,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和痛苦之中;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长期精神紧张也会带来压力;此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和考研带来的应试压力等。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精神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甚至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生活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学生不善于独立生活和处理人际关系,以及生活贫困带来的心理压力。

4.情感困惑和危机

目前,大学生对情感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处理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大学生的性困惑,他们在性意识与个人道德规范的冲突中产生心理矛盾。其次是大学生因恋爱而引发的情感危机,这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变异,有些人因此走向极端,甚至发生悲剧。

5.就业压力

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到工作或理想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这给许多高年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使他们因焦虑和自卑而失去安全感,大量心理问题也随之出现。

6.家庭和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

家庭和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例如不适当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环境以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快等。

总的来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高”和“低”两个方面:高,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着社会和家长高期望的群体,他们对于自我成才有着强烈的渴望;低,他们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正是这种欲与不能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频繁出现,并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四、大学生健康教育措施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社交活动,通过社交活动来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

2.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训练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心理训练应该多样化,可以通过组织辩论、演讲、郊游、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根据具体对象,充分利用放松、暗示、音乐、表象、心理剧、模拟和模仿等心理学技术和方法,结合其他辅助手段和设施,设计特定情景,使参与者积极参与其中,最终改变他们的心理状态,养成预期的行为习惯,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全面人格发展。

为了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000字3

[摘要]

当代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当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治方面;二是思想认识;三是心理健康;四是实际生活。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道德教育是核心,法制教育是保证,心理教育是基础。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帮助大学生处理好环境,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关系,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生命质量直接关系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命运,唯有身心健康的大学生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正常的智商和情商,积极乐观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完整的人格,能够懂得挖掘自身的特长与潜质,有良好的心理效能,能够圆满的完成繁重的学业,很好的处理社会关系,正确处理和看待个人情感问题,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而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心理困扰多,心理效能低,从而很难解决和处理大学期间发生的各种问题。

一、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大学生心理偏差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郁闷”一词已经成为大学校园最流行的语言,“学习枯燥不见成效郁闷”“生活没有意思郁闷”“闲着郁闷”“生活单调郁闷”“失恋郁闷”长期郁闷的结果就是心理问题的产生。除了这些问题,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现象,如生活空间越来越大,成长空间越来越小;房屋空间越来越大,心理空间越来越小;外界压力越来越大,内心的动力越来越小。由此大学生因为种种心理问题引发的休学、退学,甚至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呈上升趋势。这些同学的心理与同学、老师的心理存在较大差距,心理存在差距的学生平时表现出不愿与人接近,常常出现情绪低落、心情抑郁、沉默不语等状况。

2、大学生承受力微弱

心理承受力,是指个体接受由既定事实或意外信息对其心理造成的各种影响能力。它作为心理素质的核心成分,在个体缓解心理压力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与其他同龄人相比,他们能够接受更高的教育,享受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但在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他们的心理状况却不容忽视。很大比例大学生的心理意志力、心理承载力都微弱到低于正常人的状态。他们常会在人际交往、学习方法、个人情感,择业就业等方面遇到各种矛盾,从而出现诸多心理问题。这种微弱的承受力会使人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不佳,从而导致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不能独立自主的思维,遇到挫折不能自我调节,缺少娱乐精神等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长期困扰没有得到及时的缓解和解决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要积极推进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以全面推荐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

1、培养科学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坚持体育锻炼,不吸烟不饮酒。大学生学习负担较重,就业等各方面压力大,个体在适度的压力下可以提高人的思考能力,大学生的学习应该有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对心理健康发展及学业的完成是必要的,但不应该负担过重。如果不能合理的分配时间,就会在学习上疲于应付,导致学业上的挫折,带来苦恼和自我否定的心理问题。大学生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为学生合理安排生活节奏,积极参加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外在条件。为了保证学习上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每天的学习、生活、锻炼、休息、娱乐。

2、拥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

心态决定人生,心态决定命运,人生最重要的是快乐,不是获得名利之后的那种满足的快乐,而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认同。人要不断发现快乐、创造快乐、享受快乐,保持健康的情绪,不要压抑自己,也不要放纵自己。现今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歌德说过一句话:“人生是由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者是微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达观者乃心胸开阔这人。只有心胸开阔才能拿得起放得下。“天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这是人生体验的真谛。我们要培养大学生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虽然有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但要学会适当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对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心情总是开朗和乐观的。

3、了解自己、接受他人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