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爱岗敬业是在岗位上有所作为的必要前提。教师能否做到爱岗敬业,是决定他的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爱岗敬业的教师才能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爱岗敬业的追求能够为教师正确处理和解决教育过程中的诸多矛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或提供必要的前提。只有爱岗敬业的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加里宁曾说:“国家和人民将儿童托付给了教师们,要他们来教育这些最易受影响的人,托付教师来培养、教育和造就这一代青年人。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希望和未来都嘱托给了他们。”国家和人民的这种委托不是无条件的,在将儿童交给教师的同时,规定了教师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爱岗敬业是教师对各种规范、要求的自觉认同和内化,是自觉承诺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表现。因此,爱岗敬业是教师有所作为的基本保障。
教师应有丰富的学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修养等等。这些要求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来达到的。那么这些做法的动力源于何处?它们源于教师对教育活动的客观要求和自身素质水平之间的深刻矛盾的熟悉,源于解决这一矛盾的不懈追求,源于深层次的爱岗敬业精神。有了爱岗敬业精神,教师就能够对自身素质水平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并使之与教育事业的客观要求不断接近。通过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为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提供保证。爱岗敬业就是教师在工作上有所作为的基本保障。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名教师,但并非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不仅依靠经验教书育人,还会着力总结教育规律,并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科学施教。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批改作业、治理班级,他们都会将自己的教育行为置于科学熟悉的观察之下,进行科学的规划、组织和实施,因材施教。教师的工作不仅涉及态度问题,还包含着探索科学、追求最佳教育效果的主体性要求和有效的教育方法。换句话说,教师的敬业作为一种道德选择,体现了动机与效果统一的综合追求。
在新的世纪中,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新型教师的培养成为当今社会的迫切需求。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学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修养等。这些要求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只有教师真正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在教育活动中获得收获。相反,如果缺乏这种精神,教师只会一事无成,空嗟叹。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只有爱岗敬业,才能成就自己的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