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演讲致辞
关于传统文化演讲稿精选5篇
大小:469.54KB 2页 发布时间: 2024-05-06 13:41:20 7.4k 6.23k

就在我们还在沉浸在西方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据可靠消息称,“亚洲一个国家正在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其文化遗产,现在端午节已被列入国家遗产名录。”

听到这个消息,中国人民除了惊讶就是尴尬。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也不仅仅是少了一些庆祝活动。

更重要的是,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保留了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一次传统节日的庆祝,都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而现在,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眼看着即将成为其他国家的国家遗产,我们会感到多么尴尬呢?

不用说,这些年来,中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是与吃相关。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菜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是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中国传统节日中最独特的习俗——吃。然而,随着人们的温饱需求得到满足,我们随时都可以吃到美食,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善于守着“聚宝盆”,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繁体字,当代青年有多少人熟悉并会使用繁体字?你不懂文字怎么能理解古代文化呢?再来说造纸,中国的造纸工业是传统手工业流失的结果,许多高质量的纸都要从日本或韩国进口,他们不仅继承了我们传统的造纸技术,而且有了新的发展。

以端午节为例,它已经融入到各个周边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轮渡节,这是一个在插秧后祈求丰收的节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注重创新,但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会导致精神上的断层甚至扭曲,而这种断层又会给精神文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俗话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何保护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外国节日的兴盛与传统节日的衰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出这个问题的紧迫性。

事实上,不仅仅是传统节日,中国的民俗文化生存环境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保留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我们必须尊重和重视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同学们,不要忽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底红起来吧。

谢谢大家!

关于传统文化演讲稿精选5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明天即将到来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春末夏初最盛大的节日之一,也是我国民间最具有传统特色的节日之一。我们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传统习俗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俗不仅是一种习惯,更代表着我们的文化文明和民族认同。然而,遗憾的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快速地遗忘了自己的历史,更加熟悉了西方的节日。就拿端午节来说,大多数人可能只知道吃粽子这一种习俗,而其他一些习俗已经渐渐远离我们。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其中最广泛传播的说法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屈原是当时楚国的三闾大夫,他看到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却无力挽救,于是忧愁不已,最终选择投江而亡。楚国的人民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悲痛,他们驾船奋力营救,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他们划着龙舟、敲锣打鼓,希望能把鱼虾赶跑;他们还用粽叶包裹米饭做成粽子,投入江中喂给鱼虾,希望屈原的身体不受伤害。从那时起,这个习俗就流传了下来,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端午节划龙舟、包粽子的由来。

另外一种说法更加古老,认为过端午节是为了“除瘟去病”。端午节正值农历五月,天气逐渐变热,各种蚊虫开始出没,容易引发疾病,因此五月也被称为“恶月”。古人在五月时以安息和静养为养生原则,一些地方还使用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等五种植物来祛除毒素。因此,“除瘟去病”成为中国人民过端午节的一个重要主题。

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祈雨”。端午时节正是水稻生长的旺盛时期,而此时雨水稀少,因此人们包粽子来引诱天公下雨。此外,端午节的龙舟比赛也是为了祈求雨水,人们搅动水面,希望不让龙王躲藏在水底,要把“真龙”引出来。

看来,端午节包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对端午节的虔诚纪念无疑展现了我们华夏礼仪之邦的高尚传统。中国的传统节日多姿多彩,充满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例如,春节代表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这是中国人赋予春节的原始意义;清明节后的播种和中秋节的收获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和善良的品质……

传统节日背后流传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明,积淀着广博的底蕴和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作为后人,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除了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更重要的是自觉地成为传统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承者。从古代诗经的嘤嘤呓语,到楚辞汉赋的铺采摛文,从七夕的金凤玉露,到重阳的登高赏菊,从秦腔的底蕴悠远,到京剧的唱念坐打,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华夏浩繁的历史文献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我们是中华民族未来的栋梁之材,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让华夏文明在世界大地上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