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级情况分析
新学期我们小班迎来了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现在班级人数是31名,其中男孩17名,女孩14名。对于多数孩子来说,上幼儿园是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进入集体生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和人群中长时间地生活,很自然地会产生不安全感及各种不适应的反应。在这一时期,许多的孩子会因主要抚养者的离开而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这是他们对新生活暂时的不适应,适度的分离焦虑是正常的。由于一部分幼儿没有上过托儿所,由爷爷奶奶带大,来到幼儿园这个新的环境,接触不认识的老师和小朋友,难免会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在刚开学的几天里,有个别幼儿哭闹较厉害,因为他们还不习惯集体生活,家长们也很担忧,但请你们放心,孩子总是要有这样一个过程,我们老师一定会想办法使他们喜欢上幼儿园,现在这些孩子已经慢慢的适应幼儿园生活了,也很喜欢和我们老师亲近。
我们通过近阶段的引导教育,孩子们已渐渐地能融合到大集体中,在成人的提醒下能跟老师道别,基本的一日常规也能跟上,但是由于年龄的差异与家长过分溺爱和迁就使不少孩子形成了骄气、霸道等不良个性,显得自由散漫,上课时个别孩子走来走去,总是不能安静地坐在位置上面,活动时有的争抢玩具、椅子等,也有的较内向、胆小,不肯多说话。还有小部分幼儿自理能力较差,不会穿衣服、鞋子,不会自己吃饭,大小便自理有困难,但是也有一部分幼儿性格较开朗,能和同伴交流玩耍,愿意在集体面前表演节目。
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吃些什么?吃的怎么样?有没有午睡等这些情况,我先跟大家说一句:“请你们放心吧”,早上一、四我们喝乳汁牛奶,二、三、五我们喝自己制做的豆奶。中午一汤一荤我们每天都吃的不一样。下午点心吃拼干糖果。午饭每个幼儿都能吃完自己的一份,虽然个别幼儿不肯吃,但我们老师会喂他吃完,有的幼儿吃的不够还会来盛。有的家长会说我们的孩子回到家有很多东西可以吃,像不吃午饭一样。
1.幼儿没有像在家里这样不停的可以吃
2.幼儿在园他也在活动,动脑跟我们大人上班一样,他们也在消耗一些体力和脑力所以回到家会肚子饿。现在幼儿们午睡还可以,都能安静很快的自己入睡,只有个别幼儿还需要在老师的陪伴下入睡。
针对我们班的情况,我想提一下在生活自理方面的要求,以后我们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吃饭,不是我们老师怕麻烦,我们是为了孩子健康考虑,因为吃饭的时候我们班里只有两个老师在,如果都要靠我们喂的话,一顿饭的时间就太长了,我们两个人就这里喂一下又跑到那里喂一下,一顿饭的时间就不对了,天气凉了,饭菜也凉了,是不是就容易生病呢,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都尽量要他们自己吃的,而且我们要求他们一口饭一口菜,把饭菜全部吃光,一定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这样对健康十分有利。
还有自己穿鞋子,分清左右脚,对他们说有搭配的地方是朝外的,教会他们一个方法。还有如果小便在身上了一定要说出来,开学那几天班上有几个孩子小便在身上,他们不讲出来,夏天衣服薄,我们能够发现,就及时地帮助换好了,可是天冷了以后,裤子穿的多了,里面穿了毛裤的话,湿了我们是看不出的,如果你不讲我们老师也不知道,那么就要生病了。所以我们老师和家长都要教育孩子,有什么事情要跟老师讲。
为了使孩子们尽快稳定情绪,适应幼儿园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我们老师将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使每位幼儿都能愉快的生活,取得可喜的进步。
二、班级课程及一日活动安排
幼儿园教育不同于小学、中学,幼儿园教育原则是保教并重,小班主要是以保教为主。幼儿不进在这儿学习,也在这儿生活。我知道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孩子在幼儿园到底吃了什么?做些什么?学些什么?由于大家对我们的具体工作不太了解,下面我介绍一下小班的教育和保育工作。在教育方面,小班主要有数学、音乐、美术、手工、阅读等这些活动为主。具体的时间安排家长们可以看一下“一日活动安排表”。这个学期我们将开展7个主题《幼儿园真好》、《甜甜蜜蜜》、《好吃的水果》、《落叶飘飘》、《轱辘轱辘》、《小不点儿》、《冬天来了》每个主题都结合上面这些活动,下周我们要开展的是“幼儿园真好”通过这个主题培养幼儿独立的学习,和陌生人交往,集中听讲,安静地坐一段时间,也让他们对幼儿园有更多的了解。从而能愉快的走进幼儿园。
三、教师如何教
在这里,我觉得很有必要向家长们介绍一下幼儿园和托儿所的区别,让家长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幼儿园。新课程改革是让幼儿成为课程的主体,建构式课程的目标是“以儿童发展为本”为主旨。就是教育幼儿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要将幼儿的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比如认识球体、圆柱体时,我们以前的教学是单一的说教,但是现在的建构式课程就是让幼儿先探索、玩耍,让孩子在玩中发现球体、圆柱体的不同特性,从而区分球体、圆柱体。家长们,你们大多认为教是使孩子学习的唯一途径,其实我们的孩子是一个主动的、有能力的学习主体,经过他们自己的认识、学习不是对事物有了更形象确切的认识了解了吗?我们是采用主题教学的形式,我们的教学的内容是围绕主题进行,我们的教学内容都打印贴在家园联系栏里,一张是主题计划表,一张是本周教学计划表,一张是育儿知识,希望家长平时多关注一下,其实我们老师的工作量也是挺大的。
四、那么,对于违反规则的孩子,怎么办?
这恐怕也是很家长很关心的问题。我想,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很多时候违反规则都是无意的。我们常常用讲道理的说服教育,让孩子明白规则的要求。对于经常违反规则的幼儿,我们则采取“冷处理法”。如暂时让孩子停止游戏,不满足孩子的要求等。家长也可以试一试。
孩子之间有了矛盾怎么办?
孩子间出现矛盾很正常,而帮助孩子合理地解决矛盾,更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建议家长要保持冷静,可先向教师了解情况,和教师一起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千万不要对着别人家的孩子指责一通,这样做对双方孩子的影响都是不利的。
五、表扬和惩罚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夸出来的,表扬、鼓励固然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对任何孩子适用。但是,表扬也要有个“度”,否则,长久下去,致使孩子一点批评的话也听不进去。实际上,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应及时指出,并敢于对孩子说“不”,并告诉孩子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应该说:教师对孩子的爱是明智的,可以这样说,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当然,批评孩子过后,我们会让孩子懂得:老师的批评教育也是一种爱,这样做是为了孩子的进步。只要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老师还是会喜欢你的。
托班家长会发言稿3
各位家长:
我是小班的班主任任老师,本学期由我、胡老师、方阿姨,三位担任我们小班的教育教学及保育工作,我们班有30名幼儿,14名女孩,16名男孩,很多都是新入园的幼儿,孩子刚从父母身边和熟悉的家庭环境中离开,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和人群中长时间的生活,很自然的会有不安全感和不适应的反映,但这些都会随时间发生很大的变化,孩子从不认识老师到喜欢老师、喜欢幼儿园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因孩子的个性不同,有的很短的时间就能适应,有的幼儿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因大部分幼儿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父母身边长大,一群人围着一个人转。多数孩子在园表现还不错,少数幼儿身上养成了如今独生子女所特有的坏习惯,如:挑食、偏食,自理能力弱,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脾气倔,在家说一不二等。那么,怎样让孩子尽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到幼儿园应注意些什么,家长应配合幼儿园做些什么,这就是我们以下要谈的。
首先,引导孩子的克服依恋情绪坚持、持之以恒地天天送孩子入园。孩子进幼儿园可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孩子入园以前,都是在两代人的保护之下生活的。因此,刚入园的孩子因为离开家庭,来到集体生活中会有哭闹、拒食、不睡觉等现象,这种情况叫“入园焦虑”。家长们不必为此担忧,应该帮助孩子减少对集体生活的恐惧感,你们最关心的是孩子在幼儿园有没有哭,吃饭好不好等等,你们的这种焦虑常常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因此家长们要树立一种观念:小鸟长大了,就会飞,为了让小鸟飞地高,飞得远,父母有时不是把他往身边拉,而是推他一把,现在应该说已经到了推一把的时候。既然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里,就是抱着一种让他学习独立生活而来的。
所以请你们相信我们老师,我们三位妈妈级的老师会像你们爱他们一样地去照顾他们、关心他们。有些父母早上送孩子来时,孩子好好的,他自己倒先哭起来了。结果弄得大人、小孩一起哭。或者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以后,总是不放心,不肯离去,陪着孩子玩,有的躲在窗外偷看。这样对老师的教育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请家长注意。孩子的心理适应期会因此拉长,哭闹现象还会加剧。所以,当你们把孩子送到老师手上时,就应该以信任的心态和孩子说再见。家长在家千万不能用“你不乖,老师要骂的”之类的话吓唬孩子,这样无疑会把幼儿园的生活说得更加可怕,令孩子更不喜欢幼儿园。应给孩子多讲幼儿园的事,如有许多好玩的玩具,老师会带你们做游戏,还有好多的小伙伴,鼓励幼儿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这样可以缓解他们紧张的情绪。我们三位老师会努力使孩子喜欢上幼儿园,以积极鼓励的正面教育为主。
小班本学期发展目标:
1.能较快地适应集体生活,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
2.学习入厕大小便,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把内衣塞在裤子里。
3.能自然地依次排队,独立扶梯上下楼梯。
4.知道饭前洗手,会用毛巾擦手。
5.会自己尝试用勺进餐,不挑食,能在成人的鼓励下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6.能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穿脱鞋子、衣裤。
7.尝试用各种办法,感知周围事物和现象。
8.尝试用感官了解事物,认识和辨认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
9.会用塑积拼搭出简单的造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10.认识一些常用的交通工具,了解它们的特性和功能。
11.对班级环境中鲜艳的颜色和新奇的事物感兴趣。
12.能听懂老师说话的意思,愿意用普通话回答老师的问题。
13愿意和老师一起看图讲讲说说,培养幼儿说的兴趣。
14.愿意参加音乐、美术活动,喜欢尝试用各种方法表达。
孩子刚开始上幼儿园,每天都会有很大的进步,他需要我们鼓励,请我们对于孩子的要求不要太高,要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使他有信心才会有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