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作者心头。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还。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这是林海音写这本小说的初衷。不知道你看了这本《城南旧事》有什么感触呢?是不是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生活,一起来欣赏下优秀的《城南旧事》读书笔记吧。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书中的真谛。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写的一部令人感慨的书,以前总是不大爱读,但今天读起来,是我真正感到了里边的快乐、幸福、悲伤、离别、无助的感觉。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那时候的孩子到游艺圆里看露天电影,听戏、玩耍……这一切,都是作家林海音在《城南旧事》描绘的景象。读着读着我渐渐的走进了书里:一个小女孩英子跟随着爸爸妈妈从日本飘扬过海来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好奇,惠安馆面前的“疯”女人,常被打骂的小伙伴妞儿,隐藏在荒草丛中的小偷儿,敢于冲破旧家庭追求新生活的兰姨娘,丢下自己的孩子来做妈妈的宋妈,严厉的爸爸,他们都曾和英子朝夕相伴过,但最后都一一离去。
书中还写了自己儿时可爱的童真看法,描写自己的生活。父亲中年早逝令她一日之间长大成人,再也不是小孩子了。母亲28岁做了寡妇,她为母亲痛心,母亲是爱她的,没有回天津,不想让孩子们吃苦,令我不由得而同得想起了我妈妈对我的爱与呵护。
相比之下,虽然我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但是英子的童年却过得十分精彩。她的童年是戏剧化的,但是却是很真实、纯朴。
英子的看法是不同的,那么的纯真、无邪。使我感动,他会用善心对待每一个人,不管是好人坏人,在她看来,每个人都是相同的,这种难得的想法、美妙的意境使人不忍心打破。
看《城南旧事》,心头漾起一丝丝的温暖,因为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精致的东西,因为她不刻意表达什么,只一幅场景一幅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说它自己。那样地不疾不徐,温厚淳和,那样地纯净淡泊,弥久恒馨,那样地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心。
这本神奇的书,像一位绘画大师,缔造出了真实的人性世界,善恶、冷暖为我呈现了一出精彩绝伦的演出。合上此书的最后一页,房间里飘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无法散去……——《城南旧事》读书笔记
“一,二,三,……十八,十九,二十,二十六,……”我的脑筋实在有些糊涂,只想扔下筷子去床上躺一会儿,但是我不肯这样做,因为他们会说我有病了,不许我出去。“乱数!”妈妈瞪了我一眼,“听我给你算,二俗,二俗录一,二俗录二,二俗录三,二俗录素,二俗录五……”
童趣盎然的语言风格,是妈妈的形象也温暖可亲起来,读起来让忍俊不禁。同时也表明出了妈妈说不好北京话,让我读着都不禁哈哈大笑。看来作者的文采十分棒!把妈妈描写的诙谐幽默。
太阳从大玻璃窗透进来,照到大白纸糊的墙上,照到三屉桌上,照到我的小床上来了。我醒了,还躺在床上,看那道太阳光里飞舞着的许多小小的,小小的尘埃。宋妈过来掸窗台,掸桌子,随着鸡毛掸子的舞动,那道阳光里的尘埃加多了,飞舞得更热闹了,我赶忙拉起被来蒙住脸,是怕尘埃把我呛得咳嗽。
这一处摘抄写了我的赖床的坏习惯,和松妈的勤劳。作者把一处小小的催我起床的事情写的这么细致,并且还有一两句环境的描写,十分的传神。让我对作者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让我十分佩服他。
“还没睡够哪!”说着,他把我的被子大掀开来,我穿着绒裤褂的身体整个露在被外,立刻就打了两个喷嚏。他强迫我穿起来,给我穿衣服。印花斜纹布的棉袄棉裤,都是新做的;棉裤筒多可笑,可以直立的放在那里,就知道那棉花够多厚了。
这一段有一句孩子味儿十足、幽默的夸张句,其实并不算太夸张,我妈妈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得出来当时英子极其不想起床,但又必须起床,那个时候我也有同感,实在是很痛苦,衣服冰凉,而且必须要用身体的体温捂热,不难免会打一个哆嗦,还要从温暖的被窝里出来,实在是很难受。
印花斜纹布的棉袄棉裤,都是新做的,棉裤筒多可笑,可以直立放在那里,就是那棉花有多么厚了。
这说明了那时的冬天有多么冷,这放了如此多的棉花让人不由觉得和好笑,好像马戏团里的小丑似的,而且也让我们知道了,那里的贫穷,因为那时都是自己做的,而我们,都是到街上一买,就好了,而买比自己做要贵多了,那时人们的收入都很低,所以很少上街买衣物。
她的脸白得发青,鼻子尖有点红,大概是冷风吹得,尖尖的下巴,两片薄嘴唇紧紧地闭着。忽然她的嘴唇动了,眼睛也眨了两下,带着笑,好像要说话,弄着辫梢的手也向我伸过来,招我过去呢。
这段话清楚的描写了“疯子”秀贞的样子,也从她的样子中看出了她是如此的不自信,也是很怕人的,向我招手也好像是她下了好久的决心才做出来的一项中的“选择”,“大概是冷风吹的”我从这一句看出,她手好像没有用处一样。
刚一进胡同我就看见惠安馆的疯子了,她出了一件紫色的棉袄,黑绒的毛窝,头上留着一排刘海儿,辫子上扎的是大红绒绳,她正把大辫子甩到前面来,两手玩弄着辫梢,愣愣的看着对面人家院子里的那棵老洋槐。
作者在这里写出了秀贞傻在那里,也把她的外貌描写的清清楚楚的,还写出了她思念小桂子的心情,还有她憔悴的外表。当时的作者应该是很想和秀贞做朋友的。
这时,我的辫子梳好了,追了宋妈去买菜,她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她的那条恶心的大黑棉裤,那么厚,那么肥,裤脚缚着。别人告诉妈说,北京的老妈子很会偷东西,她们偷了米就一把一把顺着裤腰装进裤兜子,刚好落到缚着的裤脚管里,不会漏出来。我在想,宋妈的肥裤脚里,不知道有没有我家的白米?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的确,老北京人有老北京的习惯,就像老北京胡同,老北京鸡肉卷,老北京布鞋,老北京冰糖葫芦……。我觉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人的习惯,虽然有的女人会偷米,但这些也只是少数,所以我觉得作者怀疑宋妈的肥裤脚里有她们家的白米,有些“敷衍了事”了。
妈正在炉子边梳头,倾着身子,一大把头发从后脖子顺过来,她就用篦子篦呀篦呀,炉子上是一瓶玫瑰色的发油,天气冷,油凝固了,总要放在炉子上化一化才能擦。
正所谓“爱美之心人人皆有”,即使在物资贫瘠的老北京,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发油都结冰了,英子的母亲也要将发油化一化,仔细的打扮一番。当时一瓶发油的价钱绝对不是普通人家能接受的,从这里又可以看出英子的家庭情况在当时算是十分富裕的,
她的脸白的发青,鼻子尖有点红,大概是冷风吹冻的,尖尖的下巴,两片薄嘴唇紧紧地闭着。
这大家口中的“疯子”,从表面上看,她与张家王家的女孩没什么两样,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黄花大闺女。从她看到英子的表现来看,她也和成常人差不多。但不知是什么原因,让人们认为这位姑娘是一个“疯子”。难道是她的性格太古怪,才被称为是疯子?或者说,她漂亮的外表只是伪装?或是人们不喜欢她,才给她起了这样的别称?我的心里充满了一个个好奇的问号。
远远地有一辆洋车过来,车旁暗黄的小灯照着秀贞和妞儿的影子,她俩不顾我还在往前跑。秀贞听我喊,回过头来说:“英子回家吧,我们到了就给你来信,回家吧!回家吧……”
声音越细越小越远了,洋车过去,那一大一小的影儿又蒙在黑夜里。我扒着墙,支持着不让自己倒下去,雨水从人家房檐直落到我头上、脸上、身上,我还哑着嗓子喊:
“妞儿!妞儿!”
那是一段放不下的回忆,那是一段快乐的时光,那是永远切不断、剪不烂的情,也许妞儿和秀贞的命运就那样悲惨的画上了句号,但是他们之间搭上的情感桥梁无论怎样都不会塌。因为他们的心永远有着对方。可惜,时光很快从她们身边流逝了,留下的只有富含情感的泪水和悲痛的心,一句短短的话语,“妞儿!妞儿!”却深情的透露出作者的思念之情,那最后告别给作者心中留了一道痕,一道无法用创可贴回复的伤口,走了的是人,来了的是伤,是一种内心深处的痛,作者的眼中没有泪水,只有泪光,暗黄的小灯有熄灭的时候,朋友也会有离别的时候,只要我们深深的怀念着对方,他永远都在你心中。
我重新坐正,只好看赶马的人狠心的抽打着他的马。皮鞭子下去,那马身上会起一条条的青色的伤痕吗?像我在西厢房里,撩起一个人的袖子,看见他的胳膊上的那样的伤痕吗?早晨的太阳,正照到西厢房里,照到她的不太干净的脸上,又湿又长的睫毛,一闪动,眼泪就流过泪坑淌到嘴边了!
作者是在借物抒情,坐着看着马夫用鞭子狠狠的抽打着马匹,十分的心疼,同时这段话让我读出了他在回忆那段在西厢房的金秋时光,作者要与它们说一句永远的告别,马夫每次抽打一次马,他们就与那段童年记忆越远,那种青色的伤痕也永恒的留在了西厢房。
妞儿只有一条辫子,又黄又短,像妈在土地庙给我买的小狗的尾巴。第二次看见妞儿,是我在井窝子旁边看打水,她过来了,一声不响的站在我身边,我们俩相对笑了笑,不知道说什么好,等一会儿,我就忍不住去摸她那条小黄辫子了,她又向我笑了笑,指着后面,低低的声音说:“你就住在那条胡同里?”
作者的童年真是丰富多彩,那些同伴就是英子童年的点睛之笔,但是我们不要珍惜的太晚,就像作者在序言中写的骆驼队,童年流逝飞快,但是骆驼队只可以流去,但不会逝去,妞儿和秀贞是在《城南旧事》中第一章出现的人物,而上面的话语细细的描写了妞儿的长相特点,通过他们的表情我可以看出她们的友情之路已经十分畅通了。而且通过他们的对话,我感觉他们的关系十分亲切。——《城南旧事》读书笔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这一首让人回忆离别的歌谣在《城南旧事》中浮现。
寒假里,我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我深受感动,它讲述了作者林海音在小时候成长的点点滴滴,道尽了小孩子之间的纯真、当时社会的穷苦、人与人之间的离奇琐事和封建制度的黑暗。读了它之后,我才发觉到有一种现实世界所缺少的东西——真善美。
故事讲述了: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疯女人秀贞的女儿 ,她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来大学生被警察抓走,而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未卜。英子对她非常同情。当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后,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找爸爸,结果母女俩却惨死在火车轮下。后来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因为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巡警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英子心里非常难过,后来做这无意得知,她结交的这个朋友原来是个小偷﹗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其实,《城南旧事》里面的人物都很善良,不论是惠安馆的秀贞、努力供弟弟上学的小偷;还是命运悲惨的妞儿、忠诚可怜的宋妈;或是兰姨娘,坚强、令人尊敬的爸爸,他们都是好人。但遗憾的是,他们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离开了英子。林海音也曾说:“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一直到最后的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亲爱的爸爸也去了。”这些人物的离去,让英子伤心和惋惜,但他们都给英子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让英子变得越来越 成熟,越来越坚强……
虽然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不尽人意的事情,但是一定要以一种乐观开朗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只要有快乐和友谊,还有自己的坚韧意志,就能克服重重难关,到达成功的彼岸。
我明白了,在任何时候都要学会坚强,要用毅力去克服成长道路上的重重难关。不能因为一个小小的波浪就被打垮。在哪里跌倒就在那里爬起来。永不轻言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哪里来的雨后的云彩。
无论是怎么样的时代,怎样的国家,怎样的背景。只要活着,就难免遇到一些悲伤,这份痛苦如此歇斯底里。以至于想怒吼,咆哮,撕破空际,让内心的悲愤传达到天上。来告知,来诉求。很多人无法承受,甚至了解了生命,来表达自己的坚持。能忍受下来并活下来的人,并不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因为即便活着,悲伤依旧。只不是另一种活。只有,只有多年以后,当我们回忆往事,那悲伤又卷土重来,虽不至于让自己再度的沦陷,但心里的滋味依旧如故。或许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泪水才肯偷偷流出来。恩,原来我们不是忘记了痛,只是变得更加能忍受,更加能体会悲有多深,有多远。——《城南旧事》读书笔记
书名:《城南旧事》
作者:林海英
作者介绍:林海音(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广东蕉岭,生于日本大阪,作家。
小女孩林英子跟随着爸爸妈妈从台湾飘洋过海来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京华古都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这一切都让英子感到新奇,为之着迷。会馆门前的疯女子、遍体鞭痕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丛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妈、沉疴染身而终眠地下的慈父……他们都曾和英子玩过、谈笑过、一同生活过,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却又都一一悄然离去。
为何人世这般凄苦?不谙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却又不得其解。50多年过去,如今远离北京的游子,对这一切依然情意缱绻。那一缕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她童稚的记忆里,永不消退。
来来往往、哼哼唧唧、滴答滴答、咕囊咕囊、出出进进、真真假假、不冷不热、昏昏沉沉、糊里糊涂、抽抽噎噎、自言自语、颠三倒四、满头大汗、噼噼啪啪、骨碌骨碌、絮絮叨叨、恍恍惚惚、白白净净、毫不客气、噗吱噗吱、昏昏迷迷、乖乖巧巧、又红又肿、黄黄软软、清香清香、浩浩荡荡、厚厚敦敦、痛痛快快、叽叽喳喳、抽抽搭搭、喷云吐雾、毫无目的、欺辱叮嘱、懒惰辉煌、模糊靠拢、轻悠悠、凉飕飕、粉嘟嘟、黏糊糊、傻呵呵。
1、小驴大概是饿了,它在地上卧着,忽然仰起脖子一声高叫,多么难听!黄板牙儿过去打开了一袋子干草,他看见吃的,一翻滚,站起来,小蹄子把爸爸重在花池子边的玉花给踩到了两三棵。驴子吃上甘草子,鼻子一抽一抽的,大黄牙齿露着。
2、小妹妹这时从妈妈的身上挣脱下来,她刚会走路,就喜欢我领她。我用跳舞的步子带着她走,小妹妹高兴死啦!咯咯地笑,我嘴里又念着“我们看海去”,念一句,跳一步舞,这样跳到门口。宋妈刚吃过饭,用她那银耳挖子在剔牙,每剔一下,就啧啧地吸着气,要剔好大的功夫;仿佛她的牙很重要!小妹妹抱住她的腿,她才把耳挖子在身上抹了抹,插到她的髻儿上去。
3、秀贞没有说什么,吸溜着鼻涕站起来。天气暖和了,她也不穿缚腿棉裤了,现在穿的是一条肥肥的散腿裤。她的腿很瘦吗?怎么风一吹那裤子,显得那么晃荡。她混身都瘦的,刚才蹲下来伏在我的胸前时,我看那块后脊背,平板儿似的。
4、站在骆驼的前面,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5、这时,我的辫子梳好了,追了宋妈去买菜,她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她的那条恶心的大黑棉裤,那么厚,那么肥,裤脚缚着。别人告诉妈说,北京的老妈子很会偷东西,她们偷了米就一把一把顺着裤腰装进裤兜子,刚好落到缚着的裤脚管里,不会漏出来。我在想,宋妈的肥裤脚里,不知道有没有我家的白米?
6、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7、屋里可不像我家里那么亮,玻璃窗小得很,临窗一个大炕,炕中间摆了一张矮桌,上面堆着活计和针线盒子。
8、我重新坐正,只好看赶马车的人狠心地抽打他的马。皮鞭子下去,那马身上会起一条条的青色的伤痕吗?像我在西厢房里,撩起一个人的袖子,看见她胳膊上的那样的伤痕吗?早晨的太阳,照到西厢房里,照到她那不太干净的脸上,那又湿又长的睫毛一闪动,眼泪就流过泪坑淌到嘴边了!我不要看那赶车人的皮鞭子!我闭上眼,用手蒙住了脸,只听那得得的马蹄声。
9、我在井窝子旁跟妞儿见过几次面了,只要看见红棉袄裤从那边闪过来,我就满心的高兴,可是今天,等了好久都不见她出来,很失望,我的绒褂子口袋里还藏着一小包八珍梅,要给妞儿吃的。我摸摸,发热了,包的纸都破烂了,粘乎乎的,宋妈洗衣服时,我还得挨她一顿骂。
10、我没有吃饭,爸妈都没注意。大概刚才喝了凉开水,人好些了,我的头已经不晕了。爸妈去睡午觉,我走到院子里,在树下的小板凳上坐着,看那一群被放出来的小油鸡。小油鸡长得很大了,正满地啄米吃,树上蝉声“知了知了”的叫,四下很安静。我捡起一根树枝子在地上画,看见一只油鸡在啄虫吃,忽然想起在惠安馆捉的那瓶吊死鬼忘记带回来。
11、我不知怎么办好了,从侧面正看见她的耳朵,耳垂上扎了洞用一根红线穿过去,妞儿的耳朵没有洗干净,边沿上有一道黑泥。我再顺着她的肩膀向下看,手腕上有一条青色的伤痕,我伸手去撩起她的袖口看,她这才惊醒了,吓得一躲闪,随着就转过头来向我难过地笑笑。早晨的太阳,正照到西厢房里,照到她的不太干净的脸上,又湿又长的睫毛,一闪动,眼泪就流过泪坑淌到嘴边了。
12、我把鼻子顶着金鱼缸向里看,金鱼一边游一边嘴巴一张一张地在喝水,我的嘴也不由得一张一张地在学鱼喝水。有时候金鱼游到我的面前来,隔着一层玻璃,我和鱼鼻子顶牛儿啦!我就这么看着,两腿跪在炕沿上,都麻了,秀贞还不来。
13、太阳从大玻璃窗透进来,照到大白纸糊的墙上,照到三屉桌上,照到我的小床上来了。我醒了,还躺在床上,看那道太阳光里飞舞着的许多小小的,小小的尘埃。宋妈过来掸窗台,掸桌子,随着鸡毛掸子的舞动,那道阳光里的尘埃加多了,飞舞得更热闹了,我赶忙拉起被来蒙住脸,是怕尘埃把我呛得咳嗽。
14、说着她又走进屋,我再跟进去,弄这弄那,又跟出来,搬这搬那,这样跟出跟进忙得好高兴。秀贞的脸这时粉嘟嘟的了,鼻头两边也抹了灰土,鼻子尖和嘴唇上边渗着小小的汗珠,这样的脸看起来真好看。
15、妞儿只有一条辫子,又黄又短,像妈在土地庙给我买的小狗的尾巴。第二次看见妞儿,是我在井窝子旁边看打水。她过来了,一声不响地站在我身边,我们俩相对笑了笑,不知道说什么好。
16、妈不理会我的话,她说完就又回外屋去吃饭了。我躺在床上,心里着急,想着和妞儿约会好吃完饭在横胡同口见面,不知她来了没有?细听外面又有淅淅沥沥的雨声,虽然不像白天那样大,可是横胡同里并没有可躲雨的地方,因为整条胡同都是人家的后墙。我急得胸口发痛,揉搓着,咳嗽了,一咳嗽,胸口就像许多针扎着那么痛。
17、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很难看。
18、兰姨娘圆圆扁扁的脸儿,一排整整齐齐的白牙,我最喜欢她左边那颗镶金的牙,笑时左嘴角向上一斜,金牙便很合适地露出来。左嘴角还有一处酒窝,随着笑声打漩儿。——《城南旧事》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