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羊古镇,又名“白井”,古为“盐丰县”,位于云南省大姚县城西北部35公里处,现存的文物古迹众多,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个,是国家AAA级旅游区,是云南省首批命名的三个历史文化名镇、60个旅游小镇、楚雄州4个特色旅游小镇之一,是著名的“滇国盐都,祭孔圣地”。
存当今世界体积最大的孔子铜像。
石羊孔庙又称石羊文庙,位于象岭山脚,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万历37年(公元1609年)重建。孔庙占地6584平方米,其建筑风格是按中国古代宫殿衙署的庭院形式布局,讲究纵横轴线、突出主体建筑,即中轴线上布置主体建筑,附属建筑置于两侧,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孔庙以大成殿供奉孔子铜像为主体,与大成殿同一横轴线上,左有朱子阁(供奉朱熹塑像),右为仓圣宫(供奉仓颉塑像);大成殿正南面为大成门,两者之间有纵横平行相交的东、西两庑(供奉孔子的学生七十二贤人塑像),形成古式四合院;大成门正前方为棂星门,它是整个孔庙的正大门,大成门与棂星门之间两侧是名宦祠和乡贤祠,也形成了一个玲珑精密的四合院。整个建筑群古朴典雅,纵横交错,金碧辉煌。镇上辉煌的孔庙建筑群和庙内端坐了数百年的孔子铜像则让人们沉思惊叹。
据史书记载,石羊镇在明清两朝就考取了2个翰林,7个进士、69个举人、100多个贡生。据说,就是因为石羊有如此规模的孔庙和孔子铜像才使石羊人才辈出。长期以来,到这里拜谒先圣孔子的学子们络绎不绝。
石羊历史上因盐而兴,西汉时期石羊古镇就已经生产食盐,是云南省主要的盐产地之一,最兴盛时盐产量占云南全省的40%以上,
白井盐造就了石羊的繁荣和发展。石羊2000多年的制盐史积淀下了厚重的盐文化,现还保存有西汉时的古盐井及完整的制盐工艺。石羊盐博物馆展示了西汉时期的古盐井(庆丰井)、石羊制盐史、宋朝、清朝石羊盐运图、石羊三大盐官、古代制盐图、石羊清《滇南盐法图》、石羊古盐道、石羊鼎盛时的盛况、石羊古民居、石羊五井、清朝时期石羊井区图等。
孔庙明伦堂中,一座由六块汉白玉直缝拼成,高2.3米,宽4.2米的巨幅浮雕居中而立,浮雕制作于清道光21年菊月(1842年9月),镌刻了几百年来石羊人民广为传送的历史故事和有关石羊土主的神话传说,被称为“封氏节井”浮雕。
浮雕画面较大,镂刻山水人物、房屋器物、花草树木、刀枪兵器、旗锣伞盖等,数量繁多、层次清晰、标识明显、构思巧妙、布局得体,古镇风貌耀然画中。浮雕上部约占整幅浮雕的六分之一画面,讲述“洞庭不波,鹾使欣逢利济”的故事,说的是清雍正二年(1724年),京官李卫来滇赴任,其官船行至洞庭湖遇难而被石羊土主庙土主菩萨显圣的故事,其余画面则是“黎武坡前现旌旗以示异”及“森罗殿上挂佩剑而难欺”的内容,描述明末清初张献忠部将孙可望进军云南,遣部将张虎兵屯石羊前杀死白盐井武举人席上珍,欲娶席妻封氏为妾,封氏为保贞节而投井自尽的故事。
浮雕刊刻精细,栩栩如生,反映了古镇人民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明清时期石羊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及风土人情,是石羊历史的一个缩影。
在石羊古镇入城的南门及北门各有一座南塔(又叫白塔)和北塔(又叫锁水塔),两塔遥遥相对,交相辉映。特别是南塔,高18米,以边长为5.1米的四方形基座为基础用砖砌成呈台阶状而中空的七层,塔身现有一棵古老的清香树绕塔环状而长,形成奇特的树包塔景观。而北塔虽也为方形七层塔,但却是实心塔。两塔始建年代均无考,现可考的只是南塔重建于康熙51年(即公元1712年),北塔重建于康熙52年(公元17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