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曲山大庙是全国文昌帝君的发祥地,故又称帝乡。
理由2
七曲山大庙是四川北部地区现今保存较好的一组结构颇具气势、体系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
理由3
大庙较完整地展现了由元到清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是研究古代建筑史的重要实例。
理由4
大庙里有10尊明代铁质铸像,表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铸造技术和造型水平。
理由5
馆藏文物展品约1000余件,历史图片2000余张。
出绵阳市北49公里,便是因“东依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早在秦昭王二十二年(公元285年)就置郡设县的梓潼城。然而,真正让此地声名远播蜚声海外的,却是一座距城北9公里的庙宇:梓潼七曲山大庙。
七曲山大庙位于四川省梓潼县,距离绵阳市49公里,始建于晋,为蜀地百姓祭祀张亚子而建。元初,张亚子被封为“文昌帝君”后,在此建“文昌宫”。后经元、明、清三代多次扩建,逐步形成了由三条轴线组成的建筑群。庙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元代盘陀石殿,明代桂香殿、天尊殿、清代百尺楼等,在建筑手法上保留了一些宋式做法。大庙较完整地展现了由元到清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是研究古代建筑史的重要实例。
七曲山大庙始建于晋朝,在历经唐、宋、元、明、清数代修造和扩建以后,如果仅就表象而言,不过是四川北部地区现今保存较好的一组结构颇具气势、体系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而已,但作为中华文昌文化的发祥地。景区内有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的七曲山大庙;有被赞为“森林活化石”的全国*大纯古柏林;有可与古罗马大道媲美的古蜀道;更有赐您“福、禄、寿、禧、财”的文昌文化。古文化、古柏林、古蜀道、古建筑是您旅游的佳境、祈福的圣地、养生的天堂。
迈进帝乡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中间嵌有九龙石壁的二十四级石阶,二十四级石阶象征传统的“二十四孝”,巨型九龙石壁显示出文昌帝宫的帝王等级。石阶之上,是文昌宫正殿,又名真庆宫,始建于明代。殿中间这位头戴冕旒、身着九龙袍、慈祥和善的铸铁像,就是文昌帝君张亚子。
文明参观,请勿破坏。 旅游时请保持良好心态,并尊重当地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