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运动喜好需要家长从小培养。跳绳是典型的弹跳运动之一。宝贝4岁左右,妈妈就可以把“跳绳”渗透到他的生活中。
越跳心肺功能越好
跳绳能加快全身血液循环、提升心肺功能和呼吸系统功能;胃肠蠕动和新陈代谢“提速”了;身体各主要部分的肌肉也得到了锻炼、骨骼快速生长。
左右脑“共同进步”
跳绳需要四肢、手脚、腕、肩有规律、有节奏地相互配合,能促进宝贝左半脑和右半脑的“共同进步”,培养宝贝身体的平衡感、协调性、敏捷度、节奏感、耐力和爆发力。同时,手握绳,绳子刺激拇指;两脚心不断地与地面“碰撞”,通过足反射区刺激脑下垂体、增强脑细胞的活力。
明白“数”的概念
教宝贝一边跳绳一边数数,将所数的“数”与跳绳的次数所建立的对应关系,把抽象的数字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能帮助孩子初步理解“数”的实际含义、形成“数”的概念,也提高了记忆力。
燃烧多余的脂肪
如果宝贝体重超标,跳绳能帮他轻松燃烧掉身上多余的脂肪。因为,就运动量来说,每分钟120~140次,一个小时就可燃烧掉600~1000卡的热量。如果天天坚持,很快就能看到效果。而且,跳绳也不需要太大的场地,方便操作。
学会弹跳
学跳绳之前,经常和宝贝做一些跳跃练习、耐力练习,像蛙跳、跳蹦蹦床、跳起摸物、单脚跳。这样,宝宝在实际跳绳的时候,脚底下就灵活多了。也可以让孩子做做倒爬滑梯、爬圆筒一类的游戏,提前养成“不怕困难”的习惯。
空手跳
空手跳主要是训练宝贝熟悉、掌握“跳”的节奏。妈妈可以和宝宝面对面站着,一边拍手说“一二三”一边随着节奏双脚跳,反复数次。然后,依照已经熟悉的节奏,妈妈从宝贝的身后拉着他的双手、让他的双臂模仿跳绳的样子旋转摇动,配合跳跃。最后,再让宝宝双脚同时跳起、落下,配合两臂空手摇动。摇动时以肩为轴,手腕用力、两手心向下或相对。
袋鼠跳
孩子站在妈妈身前,妈妈摇绳、一边念叨着“一二三跳”,一边带着宝宝像袋鼠一样双人跳,让孩子体会一下双脚离地、绳子从下面滑过的感觉。
亲自上阵
宝宝一只手握住绳的两头,按节奏模仿跳绳动作,要求绳落地时双脚跳动。可以左、右手交替拿绳。熟悉了这个动作,再教宝宝两手握绳柄,绳垂在身后;由后向前摇绳,双脚随着绳的摇动迅速跳起,绳从脚下滑过。
初学的宝宝往往甩不起来绳子,或绳到脚边滑不过去,爸爸妈妈尽量让宝宝感觉:在手往前摇的刹那,脚迅速抬起;绳通过脚下,脚立刻落地。多次实践,达到身体配合的默契。
逆向跳
如果孩子学会了最基本的跳法,不妨教他逆向跳——绳垂在身体的前面,双手由前向后摇绳,其他动作不变。
单脚跳
把重心放在起跳脚上,另一只脚悬空,手的动作不变,绳子从跳动的脚下滑过。一只脚跳累了换另一只脚。
左右开弓
双脚交替跳——单数时,绳子从一只脚下通过;双数时,从另一只脚下通过,如此循环往复,直到累了为止。速度由慢而快。
行进跳
跳一下往前进一步,类似于跑跳。以“左右开弓”的方式跳,要防止悬起来的那只脚钩住绳,否则会把自己绊倒;双脚行进跳的速度比较慢,需要注意的是身体不能过度前倾,那样容易摔伤。别怕难度大,尽早教给孩子更多的花样。这样做能增加兴趣,锻炼效果也明显。
选一副好跳绳
刚刚学习跳绳,妈妈准备的绳子可以稍长一点,因为,速度较慢、摆动的幅度较大;等熟练后再缩短绳子的长度,但不可过短,那样容易绊倒宝宝。绳子也不宜太粗太沉,否则会增加孩子摇动的困难。
热身有必要
跳绳的运动量大,之前最好活动一下全身,尤其是相关的部位,如肩膀、手臂、手腕、脚踝,避免扭伤、挫伤。开始跳绳后,速度由慢到快、循序渐进。
使用前脚掌
跳绳时,起跳和落地是前脚掌的“任务”,因为脚后跟着地,时间长了会产生很多隐患——大脑、脚踝和脊柱都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膝盖应微微弯曲,缓和膝盖、脚踝与地面接触时的冲撞。
对地面有要求
地面一定要平坦,铺上地毯和软垫最好。不宜在松动的土地上练习,否则,绳摩擦地面会扬起很多尘土,污染宝宝的呼吸道,对眼睛也不好。跳绳时要穿运动鞋。
时间选择
跳绳的时间一般不受限制,不过要避开饭前和饭后半小时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