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科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里面写了兵法三十六计,招招制敌,那么你知道这三十六计是什么吗?该如何理解好呢?
——就是故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用伪装的手段迷惑、欺骗对方,使对方放松戒备,然后突然行动,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
——是指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致敌于死地。
——是指在对付敌人的时候,自己不动手,而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攻击敌人,用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再进一步,则巧妙地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使其自相残杀,以达到致敌于死地的目的。
——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趁敌人失事的时候去攻击,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如: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败劫其国。
——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运用假象欺骗对方,但并非一假到底,而是让对方把受骗的假象当成真象。
——利用敌人被我正面的迷惑手段所蒙蔽,而我则乘虚而入,以达军事上的出奇制胜。
——坐观敌人的内部恶变,我不急于采取攻逼手段,顺其变,“坐山观虎斗”,最后让敌人自残自杀,时机—到而我即坐收其利,一举成功。
——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在军事谋略上,如果暂时要以某种损失、失利为代价才能最终取胜,指挥者应当机立断,作出某些局部、或暂时的牺牲,去保全或者争取全局的、整体性的胜利。
——要善于捕捉时机,伺隙捣虚,变敌方小的疏漏而为我方小的得利。
——反复叩实查究,而后采取相应的行动,实际是发现隐藏之敌的重要手段。(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比喻已经消灭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兵家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甚至是看去无什用处的东西,努力争取主动,壮大自己,即时利用而转不利为有利,乃至转败为胜。
——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战场上若遇强敌,要善用谋,用假象使敌人离开驻地,诱他就我之范,丧失他的优势,使他处处皆难,寸步难行,由主动变被动,而我则出其不意而致胜。
——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
——作战要先擒拿主要敌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
——暗中谨慎地实行主力转移,稳住敌人,我则乘敌不惊疑之际脱离险境,就可安然躲过战乱之危。
——小股敌人要即时围困消灭,而不利于去急追或者远袭。
——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使敌相互矛盾、离违,而我正好各个击破。
——处在两个大国中的小国,面临着受人胁迫的境地时,我说援救他,实际上要侵占该国。
——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好比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能运行了。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骂那个。
——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在军事上,有时为了以退求进,必得假痴不癫,老成持重,以达后发制人。这就如同云势压住雷动,且不露机巧一样,最后一旦爆发攻击,便出其不意而获胜。
——借指与人密谈。也用以比喻怂恿人,使人上当。
——比喻将本求利,别人收获。
弱小的部队通过凭借某种因素,改变外部形态之后,自己阵容显得充实强大了,就象鸿雁长了羽毛丰满的翅膀一样。
——本是客人却用主人的口气说话。后指在一定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
——以美女诱人做间谍的计策。
利用敌人自身的严重缺点,己方顺势以对,使其自颓自损,己方一举得之。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使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或使敌人获取假情报而有利于我的计策。后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
——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
——一个接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策运用治敌。
——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