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有夏至不拿棉的说法,很多人年轻人都不大知道夏至不拿棉是什么意思,夏至不拿棉说的是什么呢?夏至不拿棉出自哪里呢?一起来涨知识吧。
夏至不拿棉:到了夏至不用带着棉袄出门干农活。
夏至不拿棉是东北一带人常见的说法,毕竟在东北就算是立夏了,天气也还比较凉爽,不像南方就已经开始进入夏天了,因此在夏至之前东北地区有出门干活带棉袄暖身的习惯。而到了夏至,气温升高,也就不再不要棉袄了,就有夏至不拿棉的说法。
夏至不拿棉出自表征节气歌。
表征节气歌中有:“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的歌词。夏至不拿棉应该就是出自这里。另有:“吃了端午粽,寒衣不可送。”的类似说法。
其次在夏九九歌中也有体现夏至不拿棉的说法:“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从夏九九歌中我们可以看出,已经入夏至头九天就可以用扇子吹风了,怎么还需要用的上棉衣呢。
东北一带,春种夏锄,农民每天带上棉袄去种地,去铲地,到了地里,把棉袄往地头一放,就轻装上阵了,等到休息的时候,棉袄就派上了用场。原来,这是农民的一种自我保护,是东北气候变化无常的需要。“从谷雨种大田”开始,到“忙种开了铲”,虽然时节到了,天气在逐渐变暖,但有时还有寒气冷风吹来,“低温寡照”的现象也会某一年出现。
在那样的气候条件下在地里干活坐下来“歇气儿”的时候,特别是干活累得出了汗的时候会感觉身体冷嗖嗖的,这时披上随身携带的棉袄,身体就不会受凉,不易落病。
生产队、大帮哄时期,春种也好,夏锄也好,每天都是三四点钟就出工,晚上不黑天不收工,一天在外劳作十三、四个小时,有时真是“人睏马乏”,种地、铲地“歇气儿”时把撂在地头的棉袄披上坐一会儿,或把棉袄铺在地头躺在上面直直身板,闭上眼睛眯一会儿,既舒服又解乏,起来干活也更有精神头儿。
到了夏至的时候,离伏天就近了,一年中最炎热的天气快要到来。无论是单干时期还是大帮哄时期,夏至时,头遍地、二遍地也就基本铲完了,地里的农活也不那么吃紧了,每到这时农民也就开始“歇晌”了,中午回家吃了饭以后舒舒服服地躺一会儿。所以,从夏至开始农民出工的时候就不再带棉袄了,老伴儿、媳妇、女儿会及时把跟你从春到夏的那个沾满灰尘的棉袄或洗或拆后存放起来,也就有了“夏至不拿棉”的说法。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