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很多劝学的诗词佳作,朱熹这位伟大的教育家也写过一首关于劝学的诗作,而且这首诗在日本流传盛广,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赏析这首《劝学诗》吧。
年代:宋 作者: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池塘春草梦:这是一个典故,源于《南史·谢方明传》,谢方明之子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话。”尝于永嘉西堂四诗,竞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神功,非吾语也。”“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诗句,后被赞誉为写春意的千古名句,此处活用其典,意谓美好的青春年华将很快消逝,如同一场春梦。
2、秋声:秋时西风作,草木凋零,多肃杀之声。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这是一首逸诗,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大约在绍兴末年(1162)。日本盛传此诗,我国大陆亦不胫而走,以为为朱熹所作,姑且存以备考。其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
3、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朱熹
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6、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8、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朱熹
9、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朱熹
1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1、、书册埋首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朱熹
12、、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13、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朱熹
14、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朱熹
15、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朱熹
16、为学读书,须是耐烦。——朱熹
17、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18、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朱熹
19、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0、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朱熹
21、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朱熹
22、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呜呼老矣,是谁之愆?——朱熹《劝学文》
2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4、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25、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朱熹
26、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
27、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