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人在生活中会出现膝关节疼痛的情况,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路都走不了的情况,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膝关节是人体活动最重要的关节,一旦有病症发作,往往造成患者行动不便,并带来极大的痛苦。膝关节的病痛原因有许多种,不仅只是退化或发炎,最常听到患者陈述的状况是:「平时膝盖不舒服,下楼梯时膝盖很痛,上楼梯觉得没有力量把脚抬高,一旦蹲下去就站不起来」。
除了退化与自体免疫问题引起的关节炎,膝盖疼痛的常见原因还有以下几种:
1、髌肌腱炎:主疼痛点在膝盖骨的下方,用力按压膝盖骨下缘会感到酸痛,患者蹲下去就站不起来。通常是由于工作必须久站、劳动量过大,或运动员必须经常快速剧烈跑跳而造成的伤害,因此髌肌腱炎又被称为「跳跃膝」。依严重程度、病程长短与治疗成效,可以有不同的疗法选择,例如休息、复健运动、震波疗法、无线射频和手术治疗。如果把它误诊为退化性关节炎,以注射玻尿酸或PRP等方式治疗,当然疗效不彰。
2、鹅掌肌腱炎:疼痛的患部位置在膝关节内侧、小腿骨的上方,有可能单独罹患,但经常与退化性关节炎一起发生。许多退化性关节炎的患者,在接受玻尿酸注射之后,僵硬及疼痛都有所缓解,但是小腿骨内侧上方仍感到疼痛,就是并发鹅掌肌腱炎所致。通常只须在疼痛处注射极低剂量的类固醇,副作用极少的情况下便可以改善症状。
3、膝关节皱襞发炎:膝关节皱襞是关节囊在胚胎发育过程的残留物,疼痛会出现在膝关节内侧、大腿骨远端,膝关节活动时会听到「喀」声,偶尔会疼痛不止,甚至积水。可以吃消炎止痛药、复健、注射类固醇,或是以关节内视镜手术进行治疗。
4、痛风性关节炎: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的人,就有可能罹患痛风,大脚趾和脚踝是最常发作的位置。膝关节也常发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一觉醒来就发现膝关节虽没受伤,但却红肿、积水,剧痛不堪,此时就必须先针对病因痛风来进行治疗。
5、膝关节坏死:膝内侧、大腿骨远端如果感到疼痛,特别是晚上睡觉痛感加剧,也可能是「膝关节坏死」,简单来说,就是膝关节骨头的缺血性坏死。年轻患者可采用软骨移植手术来治疗;年纪大的患者则可以置换一半的关节,取代坏死的部分就好,不必全部更换。
退化性关节炎是膝关节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依严重程度分为四级:第1级患者已有关节面软骨软化现象、且出现轻微疼痛;第2级则出现软骨纤维化现象、并伴随中度疼痛;第3级已产生软骨碎片、蹲坐时伴随高度疼痛;第4级软骨则呈现严重磨损、极度疼痛且站立困难。当软骨几乎磨损殆尽时,会造成骨头与骨头相互磨擦,继而刺激骨质增生形成骨刺,更甚者还会导致关节变形,演变为O型腿或X型腿。
医师会先建议退化性关节炎患者接受传统的药物与复健治疗,包括服用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在关节腔注射玻尿酸、PRP或某些高糖与维生素,希望能发挥润滑作用,透过物理治疗如短波和磁场等,来舒缓膝关节的疼痛与僵硬,再配合运动训练来强化大腿与小腿的肌力等等。然而,许多患者即使多管齐下接受上述非手术疗法,症状仍不见改善,此时就建议患者考虑进行手术。
「增生疗法」经常用于治疗受伤的关节韧带,它的原理是给予患部刺激,增加局部发炎反应,刺激蛋白质合成和胶原形成等细胞增殖,也就是启动「自愈机制」。增生疗法也被认为会增加白血球和巨噬细胞浸润,以及增加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DGF)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增加这些细胞的数量可帮助提高韧带强度、质量和厚度,并增加葡萄糖胺合成和组织含水量。
医师会将溶液注射到损伤的韧带、关节或肌肉及其周围,诱发发炎反应后让组织重启自愈机制进行修复,一般每隔2~4周就会重复注射,直到达成治疗目的为止,大约需要2~3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
由于「增生疗法」的本质就是诱发患部局部发炎后重启自愈机制,所以术后患者会感觉「疼痛」,这种疼痛感至少会持续24小时,最久甚至可达1周。注射后患者需要休息,并根据需要给予物理性止痛,比如冷热敷,但不可服用消炎止痛药或类固醇(NSAIDs or steroid),因为这就违反了增生疗法的本意,患者也尽量不要做任何剧烈运动或用复健手法来治疗发炎反应的过程。大约2~4周疼痛和发炎反应结束后,再请医师重新评价韧带或关节的疼痛和松弛程度,决定是否再次注射治疗,或可以开始进行复健。痛觉的接受程度是患者能否使用增生疗法的关键,为了降低疗程中产生的痛楚,通常会在葡萄糖中混合些许局部麻醉剂。
增生疗法注射确实可以促进某些受伤韧带复原更快速,但注射后刺激组织所快速形成的第三型胶原纤维,柔软且密度较小,对于稳定的韧带而言不是最佳的纤维类型,而且可能会抑制自然愈合机制中正常类型(第一型)胶原蛋白的形成,造成韧带潜在的弱化问题,因此部分医师不主张在急性损伤发生时使用增生疗法。所以依据临床经验,只有在自然愈合机制之后、韧带停止修复且未完全修复的状态下(亚急性及慢性期),考虑使用增生疗法治疗患部是比较妥当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