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出现拉稀、有奶瓣的粪便等消化不良症状,只要粪便中没有黏液、婴儿也没有频繁拉水质稀屎的菌痢症状,母亲可先从婴儿生活和喂养方面的调理入手,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要分清是感染性腹泻还是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还应分清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腹泻。病毒性和细菌性腹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用药,非感染性腹泻可以饮食调理。
腹泻次数较多,大便呈水样者,为使婴儿的肠胃道得到休息,最好禁食8~12小时(即停喂1~2次奶),禁食期间可喂糖盐水(即在糖水中加少许食盐)。禁食后开始喂奶时的量也应比平时减少些。
腹泻不严重的,可以不用禁食,但喂奶量要减少:母乳喂养的,喂奶间隔时间要相应缩短一些;牛奶喂养的,可以减少奶量、加水冲稀。原已加辅食的,最好停止喂辅食。
腹泻减轻,已进入恢复期的,喂奶量可逐渐增加,但不能加得太快,以免再次引起腹泻。一般完全恢复原有喂奶量最好要经过5~7天。如婴儿已到了该添加辅食的月龄(一般四个月后或六个月后),可在大便正常一周后,开始添加辅食。
每次排便后,母亲最好能用温水清洗婴儿的臀部,以防臀红发生。如已出现臀部发红、糜烂,应将糜烂发红部位暴露在空气中使之干燥。
母亲要注意观察婴儿大便的次数及性质,看含水分多还是少;小便的次数及尿量;呼吸的快慢、前囟门及眼窝有无凹陷(这是脱水的主要症状);皮肤是否干燥、弹性高还是低;四肢末端是否发凉。这些症状都可帮助判断婴儿有无脱水、脱水是轻还是重。如果脱水明显,特别是伴有呕吐、经口进食进水有困难的,应立即去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