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艳阳,天天都是出游的好日子,但玩乐之余,总会有一群不请自来的吸血鬼-蚊子!不管上山下海,室内室外无孔不入,尤其特别喜欢叮白嫩嫩的小宝宝,大大小小的红点遍布脸部、四肢,真的让妈咪们很心疼~到底该如何防蚊呢?
蚊子在吸血时,吐唾液进入人体的皮肤会产生一些免疫反应,造成红肿、搔痒的现象。通常在同一个环境被同一种类的蚊子反复叮咬,刚开始红肿的情况会比较严重,但多被叮几次,人体就会产生耐受度,红肿的情况会变轻微,几个小时就会消肿。而宝宝因为还小,所以耐受度尚未提高,因此敏感的反应相较大人明显,经常可以看到宝宝一被叮咬,就肿得又红又大包,所以才会认为宝宝似乎很容易被叮咬。
蚊子叮咬的过程中,大约只需花6秒就能完成整个吸血作用,而还不会翻身的宝宝,大多时间都躺在床上,睡眠时间也较长,不像大人会走动,所以被叮咬的机会就比较高。
宝宝的体温通常较成人高,同样容易成为蚊子的目标。此外,正值活动力充沛的幼儿,玩耍时一定会满身大汗,皮肤表面的湿度与体温都较高,也容易吸引蚊虫叮咬。
因为蚊子在有水的地方才能产卵,所以清除积水,减少繁殖才是最根本的灭蚊之道。举凡蓄水的水桶、盆栽的下方、冰箱的积水盆等,这些积水处都是蚊子喜爱的地方。
家中应该装设纱窗、纱门,若有破损应立即修补,并养成随手关窗户与门的习惯,以免蚊虫趁机而入,也要定期检查这些装备有无损坏。
宝宝睡觉时可以挂上蚊帐,能有效隔绝蚊子,但爸妈把蚊帐关起来之前,一定要确实驱赶蚊子,否则不小心关进一只蚊子,就等于免费提供吃到饱给蚊子了(汗)
蚊子有趋暗的特性,穿着深色衣物时,无论在白天或晚上,都容易招来蚊子。建议出门到山区或蚊子较多的地方,尽量穿着白色或浅色的衣物。若温度允许,穿长袖衣裤、袜子为最佳,减少被叮咬的面积。
防蚊液可直接涂在皮肤上,药剂会随体温蒸发,在皮肤上形成一层保护模,使蚊虫不敢靠近。不过在使用防蚊液时,爸妈应该先知道以下几件事:
1.化学防蚊液:
目前证实有效的防蚊液成分为待乙妥(diethyltoluamide,简称DEET),也就是一般人常说的敌避,还有避卡蚋叮(Picaridin),虽然这两种成分是经过卫生局认证的防蚊液成分,但这些成分属于化学物质,并不适用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浓度越高,防蚊效果越好,但适合孩子的浓度不能与成人相提并论,若真的要使用,浓度应该低于30%,且家长也要选购有卫生局认证字号且适合孩子浓度的产品。此外,在帮宝宝擦防蚊液时,应该避开眼睛及嘴巴周遭皮肤比较脆弱的地方。
2.精油类防蚊液:
坊间许多标榜无「DEET」化学成分的防蚊液,多数是采用香茅精油、尤加利精油、迷迭香等植物萃取的产品,卫生局也认为柠檬尤加利油、香茅油等亦能有效防蚊,且安全,但不建议使用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身上,虽然精油类属于天然植物萃取,但几乎是复方成分,且浓度与其刺激性皆不能保证对婴幼儿无害,使用时应谨慎。
不过,若处于病媒蚊疫区,如:登革热、乙脑流行期,防蚊等级还是必须提高,爸妈可以选择低浓度、纯天然的植物精油(无复方成分),不一定要喷在宝宝身上,转而撒在宝宝活动的周围,也同样能有防蚊的效果。
防蚊贴片可黏贴在婴幼儿的衣物、推车上;手环则能随身携带,无论居家或外出使用都相当方便,也不会直接接触到宝宝的肌肤,较不容易引发过敏状况。但无论是贴片或手环都属于局部性的防蚊,目前也无医学文献证明其真正效果如何,爸妈可以试试看。
不论是传统的蚊香或电蚊香,在燃烧的过程中都会挥发出刺鼻气体,其中可能也有毒,若在一个密闭的空间使用,气体的浓度就会很高,可能会造成孩子因为不舒服而出现过敏反应,因此并不建议在有孩子的密闭空间放这些有毒性的物品。
如果真的需要把室内残存的蚊子消灭掉,可以先在这个空间没有宝宝的情况下使用,待空气流通后再让宝宝进入,浓度就没那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