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老年人、大病后、孕产后、久病耗气,或是患有一些慢性疾病者,又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会因气的生化不足等,从而导致元气不足,会出现体虚。但现在年轻人也出现体虚乏力,易感冒等气虚症状。为什么呢?
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过度疲劳而没有得到及时的调整,都会慢慢形成气虚体质。脑力工作者,长期用脑过度,思虑伤脾,劳伤心思;体力劳动者,体力水消耗过大,休息不足,营养跟不上而造成气虚。
睡眠少伤身,身体过分疲劳,气血得不到补养,以致气虚;而睡太多也不意味着就是好事,久卧伤气,过度的睡懒觉,缺乏运动,会削弱人的阳气,令人精神萎靡,体弱无力。
这是很多年轻女性气虚的主要原因,为了苗条的身材长时间节食,进而令机体得到不足够的营养,慢慢削弱脏腑功能,造成气虚体质。另外,大量吃寒凉、肥甘厚腻的食物,会影响脾胃的运化,也容易导致气虚。
严重缺少运动的人,身体的血液循环会渐的变得缓慢,造成人体气机不畅,而气虚的人容易疲劳无力,少气懒言,非常不愿意运动,经常轻微的活动一下,就容易大汗淋漓,喘气不过来。
七情郁结,经常闷闷不乐,郁郁寡欢,遇到突发状况常常会不能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奴隶,这样的人就很容易气虚,另外,在吃饭时容易生气的人,特别容易气虚。
正常情绪下,随着人体的慢慢衰老,脏腑功能的衰退,年纪大的人都比较容易气虚,而经常吃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激素等等,会加重气虚体质,这点对年轻人也是一样。
气虚病证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如气虚则卫外无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气虚则四肢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顿,头昏耳鸣;气虚则无力以帅血行,则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气虚则水液代谢失调,水液不化,输布障碍,可凝痰成饮,甚则水邪泛滥而成水肿;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
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调水道。肺气虚,则其主宣降、司呼吸、调节水液代谢、抵御外邪的作用就会减弱,出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肾居腰府,藏精气,司二阴开合。精气充五脏而上荣于脑髓。肾气亏虚,失于荣养,见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肾不纳气,则呼吸浅促,呼多吸少。
脾居中焦,主运化、司升清、统血行。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乏源,症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
心主血脉,藏神明。心气亏虚,不能鼓动血脉,亦不能养神,故见心悸、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神疲体倦,舌淡,脉虚无力。
气虚可见面色晄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则晕厥。阳虚除气虚症状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脉沉缓或迟而无力,舌质胖淡舌苔白。
人体的气和自然的大气要不断交流、吸纳,人要不断的活动,才能产生热量,如果总是不动,这种能量就会慢慢停滞。对于气虚者来说,越是懒于运动,就越要活动,否则只会让气虚更加严重。
不要思虑过多,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避免过急,过燥,过激等,学会抒发心中的不快,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健康方式来舒缓不良情绪。
气虚体质者适宜吃些温性食物,如山药,红枣,鸡肉,小米等等,辛辣燥热、生冷苦寒、肥甘厚腻之类的食物不宜多吃,进食应细嚼慢咽,每餐七、八分饱,不宜暴饮暴食。
坚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不要经常熬夜,尽量的早睡早起,不要让身体过于劳累,注意保暖,避免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