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文庙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部的建水县城内,是一座全国屈指可数的大型文庙,始建于公元二十二年(1285年),是云南省继中庆(昆明)、大理之后,最早创建的第三座庙宇。
始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清雍正十三年(1735)重建。重檐歇山顶抬梁式阁楼建筑。通面阔10.9米,进深11.34米,高10.8米。阁内原供奉的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的神,有寄寓文教昌盛之意。
其为青石雕刻的仿木结构(榫卯)四柱三楼三门道石坊。通面阔5.82米,进深3.56米,高5.35米。取意于《礼记》:“圣人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警示人们的一 切行为,都要以礼义为准则。“礼门”原为木制牌坊。清顺治四年(1647)毁于战火。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重建为石牌坊。
文庙主体建筑,建在庭院后部,整个文庙建筑纵向中轴线的较高台地上,突出了其在建筑群中的核心地位。其为五开间三进深单檐歇山顶五架抬梁式建筑。通面阔27.2米,进深18.4米,高10.5米,占地500.48平方米。斗拱为七踩双昂,屋面出檐深远,四面环廊,黄色琉璃瓦屋面,屋脊上有6条透雕 的琉璃金龙和吻兽。全殿用材坚固粗大,共采用28柱作承重结构。其中20棵用整块青石琢磨而成,形成了古建筑中十分特殊的石木结架承重结构。
建水文庙祭孔乐舞历史悠久,起源于明代中期。是集乐、歌、舞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舞生左手持龠,右手执羽,每字一个动作,古朴凝重,端庄肃穆,属纯祭祀性歌舞。共分三段,分别用于初献、亚献、终献三项仪式中。
祭孔祀典以乐舞伴随,以乐歌贯穿始终,场面隆重,规模盛大。其祭祀孔子的祀典程序、祭奠规格、乐舞编制、服饰、舞具和供品等都有严格规定。
正殿先师庙,为明朝重建。殿周有20根大石柱 ,每根高5米,重约万斤,用整块青石雕成,其中两根有镂空雕刻的巨龙盘绕。屋顶全铺五光十色的琉璃瓦。正殿大门的22扇屏门上,雕有近百种飞禽走兽,工艺极精细。建水文庙举行的成童礼,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一,《礼记》上说:“成童、舞象、学射御”,“ 成童”即长成大孩子,“舞象,学射御”即学习武术、射箭等保家卫国的本领。
请爱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