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白色念珠菌属于霉菌的一种,平日存在于人体,如口腔、呼吸道、肠胃道、生殖道、皮肤等处。
当体内免疫系统状态稳定时,人体与念珠菌相安无事;若免疫系统不稳定,导致免疫力低下时,念珠菌就会活跃起来,进而引发症状。如果发生在口腔,通常是鹅口疮;如果发生在臀部,就可能是念珠菌性尿布疹。
此外,还有两种状况,也可能引发鹅口疮:一是宝宝免疫力本来就偏弱,加上口腔环境不够干净,因而易受念珠菌感染;二是宝宝因生病而需口服抗生素,但抗生素易杀死某些菌种,反而使口腔内念珠菌比例增加而壮大。
原则上,任何人都可能发生念珠菌感染,而好发族群为婴幼儿、老年人和正接受免疫相关治疗的患者。
在婴幼儿族群中,尤其是早产儿、6个月以下的宝宝,因免疫力弱,容易受到念珠菌感染,且可能产生较严重的症状、较长的病程。
鹅口疮的主要特征在于「如点状般,散布在口腔黏膜部位的白色块状凸起物」,可能会出现在上下唇内侧、两颊内侧、舌头上方、上面硬颚、软颚或牙龈等位置。
罹患鹅口疮的宝宝,通常会有以下症状:
1、少疼痛感:鹅口疮的患童不一定会感觉到疼痛,因此也不太会哭闹,导致家长不易在第一时间察觉异状。
2、异物感:患童可能会感觉到些许异物感,连带会影响进食状况(如:食欲降低、不太愿意吃固体食物等)。
3、不易刮除:部分父母认为「不易辨认白色斑点为奶垢或鹅口疮?」对此只要用棉花棒或纱布巾擦拭,容易刮除的就是奶垢,若不易刮除,通常就是鹅口疮。如果勉强刮除,则可能会有泛红、些许出血的状况。
大多数父母一发现宝宝的口腔内有鹅口疮时,难免会担忧。因此,只要宝宝仍有活力、无明显不适,可先「在家观察约1星期」,不用特别限制饮食,并随时注意口腔、乳头(亲喂者)、用具(奶瓶、奶嘴、餐具等)的洁净。只要症状逐渐改善,就不一定需要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