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现不舒服,家长是最为难受的,恨不得出现不适的是自己,那怎么照顾宝宝让他少生病呢?
1、鼻子不通气,分清原因对症处理
孩子鼻子不通气时,家长一定要仔细观察,看看是因为被分泌物阻塞了,还是鼻黏膜水肿造成的阻塞。
如果是被分泌物阻塞,可以往鼻子里喷些海盐水,然后用浸满油的棉签轻轻在鼻腔内转一转,帮助分泌物排出,也可以适当使用吸鼻器。
如果是因为鼻黏膜肿胀造成的鼻塞,绝对不能使用吸鼻器。因吸鼻器是通过负压吸鼻的,这个过程有可能造成鼻黏膜进一步受损。这种情况可以使用不含麻黄素的喷鼻药物喷鼻,缓解鼻塞。
2、鼻塞伴有流鼻涕,首选蒸汽浴
如果宝宝鼻塞并伴有流鼻涕,而且鼻腔内的鼻涕流不出来,这时可以给宝宝鼻子进行蒸气浴。
准备一条小毛巾,用热水浸泡毛巾后,挤压出大部分的水分。将毛巾折叠后放在宝宝的鼻子前面。这样蒸汽可以进入宝宝的鼻内,几分钟后,宝宝就能流出鼻涕了,然后使用吸鼻器将每个鼻孔抽吸1-2次即可。
蒸汽浴是比较安全的,但持续时间不宜过长,每次最好控制在10-15分钟即可。
3、预防鼻子出血,用油修复鼻粘膜
冬季天气干燥,鼻出血在孩子当中很常见,主要与鼻黏膜受到刺激过多或过于干燥有关。
如果仅仅是鼻黏膜干燥导致鼻子出血,可以用浸满油(如橄榄油)的棉签涂抹鼻孔内侧黏膜,因为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就是鼻翼内侧鼻中隔部位的黏膜。
每天早晚各涂抹一次,坚持2~3个月,就能有效免除鼻黏膜受干燥空气的侵扰,为损伤的黏膜修复创造时机,有效预防鼻出血,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4、屋内太干,可自制加湿器
要想增加室内湿度,可以考虑使用加湿器。加湿器能够改善室内干燥的状况,但要每天清洗加湿器内部,包括滤网,并更换掉存留的残余水。如果清洗不干净,使加湿器内滋生出霉菌,通过加湿过程播散到空气中,反而会影响健康。
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代替加湿器:将湿衣服搭在暖气上,或用一个金属盒子盛满水放在暖气上,都能达到加湿空气的效果,而且还免去了每天清洗加湿器的麻烦。
5、判断饱饥,看宝宝表现
别看宝宝小,其实,从出生开始,他就能够知道“饿”和“饱”,只要细心观察,你就能明白他向你传递的信息。
当你发现宝宝有动作增多、精神不集中的表现时,就意味着孩子饿了,而当他拒绝进食时,就可以认为他饱了。让宝宝多体验“饥”和“饱”,对养成他良好的进食习惯非常有益
6、要不要喝水,看尿的颜色
很多妈妈都有疑问,是不是一定要给小宝宝喝水,每天喝多少合适?在婴儿期间,宝宝接受的是液体食物,不管是母乳还是配方粉,其中都含有相当量的水。
至于要不要额外补充水分,要看奶里所含的水分是否能满足宝宝的需要,这一点可以通过他的排尿情况来判断。
如果宝宝尿的颜色为无色透明的或淡黄色的,说明他体内的水分充足,不需要额外喝水。
7、穿着是否合适,摸摸脖子就知道
给宝宝穿多少合适?这是很多新手父母都会面临的难题。
这里有一个简易的判断方法:摸摸孩子的后脖子处。如果这个地方温暖而无汗,说明孩子穿得合适。如果这个地方有汗,说明穿多了。如果很凉,说明穿少了。
8、宝宝洗澡耳朵进水了,用棉球轻松搞定
给孩子洗澡时,有时候耳廓部分会进水。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不能把耳朵里的水清理出来,反而会把水弄进耳朵深处,造成感染。
如果怀疑有水进入孩子的耳道内,可以在他的耳廓内放上松软的棉球,5分钟后取出。松软的棉球能将耳道内的水吸出来。
耳道是远端密闭的管道,洗澡、游泳过程中,水很难进入深部,但如果使用棉签等清理耳部,反而容易将水挤入耳道深部,造成外耳道感染。
9、宝宝误吃东西,马上催吐
如果发现或怀疑孩子误服了药物或其他物品,特别是液体,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况就是,快速用手指或小勺、筷子按压孩子的咽喉部,迫使他呕吐。
快速催吐是排出误服异物最有效、最快的方法。家长一定不能迟疑。即使怀疑错了,对孩子也没有什么伤害。千万不要指望到医院后再采取措施,有时会因此而错过时机。
10、皮肤破了,不要反复用碘酒、酒精消毒
孩子受伤,皮肤皮溃时,不能反复使用碘酒、酒精消毒,否则会损伤伤口新生成的组织,反而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如果想保持伤口清洁,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并保持伤口局部干燥。
碘酒、酒精可以用来消毒皮肤,比如打针前的皮肤消毒,但不能反复消毒破溃处,也不能用来消毒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