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所有的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宝贝聪明过人,传言「吃脑补脑」,究竟透过食物补充,真的能让宝贝变聪明吗?又有哪些食物对宝贝的脑神经发展有益?
经历过孕产过程的妈咪们一定都知道,叶酸是孕期不可或缺的营养素,尤其对宝宝的脑神经发育特别有帮助,但您可能不晓得,其实补充叶酸可以从怀孕前就开始进行。妇女应于怀孕前就进行铁质及叶酸的补充。一般女性因月经常有贫血问题,而胎儿营养来源是由母体血液携带营养通过脐带供应,因此妇女若能在怀孕前补足铁质及叶酸来改善贫血状况,怀孕后更能让这些营养素全力贯注于宝贝的脑神经发育。
另外,怀孕过程妈咪可能是外食族或营养知识不足导致有饮食不均衡的情形,常见的状况如蔬菜类与豆鱼肉蛋肉类(尤其是红肉)的摄取未达建议量,若长期缺乏必需营养素,可能会造成宝宝神经管缺陷、缺铁性贫血、体重不足,甚至免疫力偏低。因此从孕前就开始调理身体状况,才能在怀孕后提供给胎儿一个最佳的生长环境。
虽然宝贝的IQ是受基因遗传所控制,但良好的饮食模式及优质的食材,除了能提供宝贝生长所需的养分,对于宝贝的认知及动作发展亦能提供不少帮助。而在琳琅满目的食材中,有哪些食材及其营养素,对宝贝的脑神经发展是最有助益的呢?
许多专家学者一再强调让婴儿喝母乳的重要性,除了好吸收、不易引起过敏等优点外,母乳的质量也是很重要的关键,基本上母乳的营养程度会根据妈咪吃的东西而有不同,因此妈咪务必要饮食均衡,才能满足宝宝脑部发育所需。另外,若是采取亲喂方式哺喂母乳,宝宝藉由与母亲之间的接触及吸吮动作,可以提升动作及认知等各方面发展的机会。
BOX:配方奶粉是否也有健脑效果?
基本上,哺喂配方奶都是采取瓶喂方式,光以与母亲的接触及吸吮练习等层面上就略逊母乳一筹。成分方面,早期配方奶铁质吸收率较低,而多数营养素都需要仰赖由铁质组成的红血球携带,因此若铁质摄取不足,导致缺铁性贫血,红血球所携带的营养素数量也会减少,幸好现在的配方奶粉多已针对成分比例调整,克服铁质不足的问题。
全谷类制品中,如糙米等五谷杂粮类的营养价值最高,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群如B1、B6等成分可以促进脑内化学物质的合成,有助于神经组织传递信息,并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未经过精致处理的全谷根茎类,B群含量相较于精致类的淀粉丰富许多,这是因为B群大部分存在于全谷类麸皮与胚芽中,而精致过后的白米已经将两者成分都去除,营养价值相对较低。
动物内脏如猪肝、鸡心等,除了含有丰富的叶酸及铁质,其他如微量元素铜、锌,及维生素B1、B2、B6、B12、胆碱等,都是对脑部发育有益的物质。不过与其他食物相比之下,动物内脏的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且家长可能会担心、质疑有抗生素残留的问题,建议让孩子适量摄取即可,例如偶尔让孩子尝试一点猪肝泥、内脏汤等,适度补充营养。
肉类含有丰富的胺基酸及蛋白质,有助于脑部发育成熟,而红肉类如猪、牛、羊,以及家禽类如鸡、鸭、鹅之腿肉部位的血铁质含量丰富,有利于人体吸收利用。若孩子偏食不肯吃肉,父母可考察可能是肉类的咀嚼过程对孩子来说难度较高,可以调整质地(如肉松、肉泥、绞肉)或改变烹调方式(如卤、炖、烩等),甚至是改用替代性食材(如蛋黄、鱼或海鲜)来提高孩子进食的意愿。
许多人认为「吃鱼会变聪明」,这是因为深海鱼类中含有丰富的Omega-3脂肪酸,正是宝宝脑部发育所需的必需脂肪酸,而Omega-3脂肪酸所含的EPA、DHA不仅是健脑元素,同时可促进宝宝视力发育。鱼类体内所含的这些脂肪酸,通常会存在脂肪含量比较高的部位,例如鱼眼睛及鱼肚,若妈咪想替孩子补充鱼类,可以从这两个部位下手料理。不过由于大型深海鱼类常有重金属累积的问题,建议在选择鱼的种类时,应以中小型的深海鱼类为主。
与其他食物相比,蔬菜料理的蛋白质含量虽然较少,但饮食摄取上仍不可或缺,例如同属蔬菜的紫菜、海带富含碘,是合成甲状腺素重要的成分,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发展,包括神经形成、神经传递、神经细胞和树突成长、突触及髓鞘形成等。另外深绿色蔬菜的叶酸比例较高,宝贝出生后至2岁左右是脑细胞快速成长的关键期,故不可忽略蔬菜类摄取的重要性。
不同的水果具备不同的营养价值,例如水果亦富含叶酸、维生素C、膳食纤维及各种植化素。举例来说,受到许多小朋友喜爱的香蕉则因含有色胺酸,不但能帮助神经稳定,还可以达到放松、让睡眠更深沉的功能。葡萄中含有白藜芦醇,除了可以抗氧化,还能提升大脑功能,有助于加强思考力及记忆力。总之,均衡摄取各类水果,才能避免营养素缺乏。
BOX:小心水果吃过头
许多家长认为,既然水果如此营养,宝宝又喜欢吃,那就算拿来代替正餐也没关系。基本上水果的角色定位为辅助,建议可以让孩子在两正餐之间作为点心摄取,若是让孩子食用过多水果,水果里的糖分也会转换成脂肪,造成肥胖问题,且以水果代替正餐,会导致其他必需的营养素相对摄取不足,反而得不偿失。
坚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且这些脂肪酸是人体无法自行制造的营养素,有助于脑部发育,不同种类的坚果种子中,微量元素有些许差异,但营养价值是不容置疑的。一般来说,由于坚果种子的热量较高,建议幼儿一天吃一份即可,而一份的份量约为去壳的坚果种子仁1平匙,坚果对咀嚼吞咽尚未成熟的幼儿不建议食用,以免发生梗塞的危险。
上述的健脑食材虽有助于幼儿的脑部发展,但是家长可别一股脑的无限提供给予,在替宝贝补脑的同时,仍有3个小原则要注意。
1岁以前的宝宝仍属副食品阶段,因此在饮食的提供上,要特别注重蛋白质含量,尤其有些宝宝对带壳海鲜、蛋白、坚果会产生过敏反应,提醒家长在替宝贝补充营养时,要特别留心是否符合孩子的饮食阶段。而1岁后则可开始尝试多元食物,随着年龄增长,肠道发育越来越成熟,孩子对过敏原的调节力及食物的耐受性也会相对提升。
宝宝每接触一种食材,父母都应观察孩子的排便或皮肤是否产生异常,若宝宝的接受度佳,父母就可以再尝试提供新种类的食材,如此才能避免父母对宝宝的过敏反应摸不着头绪的状况。当宝宝的饮食渐渐步上轨道,就可以增加给予食物的频率,让宝贝享有不虞匮乏的营养素。
父母千万别因为认为某种食物对宝宝的脑部发育特别有益,便仅提供单一种类的食物,若长期只吃一种食物,会导致整体营养素不均衡。而许多家长不禁发问,专家们总说要「均衡饮食」,到底要怎么吃,才算是达到均衡饮食的标准?根据卫生福利部针对1至3岁幼儿的饮食建议,「每餐」的饭量约为半碗~7分满、豆鱼肉蛋类约为0.7~1份、蔬菜半碗;水果则是一天2份(1份约为1平碗的量)、油脂部分尽量避免摄取油炸食品,可以坚果入菜。把握多元饮食的原则,营养素相辅相成,身体对于营养的吸收利用才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