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不同于成年人,只能靠奶水为营养来源,才有足够的养分成长,妈咪都会担心宝宝吃得够不够。尤其是3个月内的宝宝,更难以得知宝宝的食量,其实,妈咪可以透过宝宝的反应,来了解孩子是否已经吃饱了,或是需要再增加奶量。
对刚出生的宝宝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和睡,但婴幼儿还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有时哇哇大哭起来,新手妈妈也搞不清楚是不是饿了。新生儿会有吸吮反射,但反射动作是因为脑神经还没发育完全,依靠脊髓和脑部的反射动作,没有意识下身体会自然出现的反应,因为没有经过大脑的判断和思考,不见得是饿了。
宝宝饿了会怎么表示呢?当宝宝的嘴巴张开,并且有吸吮的动作,头也会主动的扭来扭去要找乳头,身体也卷曲起来、手握紧,显现出比较紧张的感觉,就真的是肚子饿。在新生儿时期,由于宝宝的胃容量不大,加上每个孩子出生时的体型不同,因此食量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异。
若以全母乳宝宝为例,新生儿大约2至3个小时要喝一次奶,在满月之内一天喂10至12次是很正常的,很多妈咪担心宝宝才吸没几分钟,真的有喝到奶水吗?新生儿的睡眠时间长,吃母奶其实很费力,有的宝宝体力比较差,如果持续有在吸,5分钟其实就会累,如果一直睡,也可摸摸宝宝的耳朵、脸颊,或跟他讲话、拍拍他,让他多吃一点。
如果宝宝睡觉的时间很长,吃的时间短,妈咪可以从尿布的分量来评价,孩子的奶量是否足够。一天如果会换6至8片尿布,每片都是有重量、沉沉的,小便的颜色也很清澈,就表示宝宝奶量足够,即使看起来吃得少也不必太在意,或是每次吸奶的时间不长,但效率很高刚好都有吃到,就不用太担心。若尿布的数量和重量都不够,小便的颜色也偏黄,就要多用点心,常常叫宝宝起来喝奶。
除了亲喂母奶外,瓶喂和喝配方奶的宝宝,都能较明确知道宝宝喝了多少,有一个大略的标准可以参考,以宝宝的体重为准,每天每公斤要喝150c.c.的奶量,但每个宝宝的状况不同,建议妈咪记录宝宝每天喝的量和次数,掌握孩子奶量的状况。
因此,如果要增加奶量,最直观的方法就是依照体重调整,有些妈咪发现宝宝某餐很快就吃完,好像还想再吃的样子,是否就要增加奶量呢?婴幼儿也会有大小餐,上餐吃得少、下餐就吃得多,不见得一次不够就要马上增加奶量,可多观察几次,以一天的量来评价,若宝宝明显觉得还不满足,此时奶量可再慢慢增加。
也曾经遇过宝宝虽然感觉饿,但增加奶量后又喝不完,可能是孩子的胃容量还不够,一下就满了,这时可以不要增加奶量,但稍微缩短每餐喂奶的间隔时间,就能让宝宝喝得够,至于到底哪一种方法才对,还是必须靠妈咪的观察来调整,并没有绝对的答案。
除了前述的吸吮反射之外,婴幼儿也会透过吸吮的动作得到安抚,因此有时候哭闹不见得是饿了,可能是需要安抚,如果妈咪发现该吃的时间还没到,可以先安抚宝宝,例如按摩、抱着孩子到客厅或阳台走走,或坐摇篮、摇椅,白天则可开车到户外兜兜风、放音乐,也可使用包巾稍稍包覆给予安全感;或是让宝宝听低频的声音,如电风扇转动的嗡嗡声、吸尘器马达声皆可。不要每次一哭就喂,如果宝宝只是想吸而已,就会演变成过度喂食,吃了太多而不自知,无形中把胃撑大了,可能造成日后肥胖的因素之一。
有些新生儿确实对于「饱」的感觉比较迟钝,以配方奶瓶喂时,较会出现希望孩子把奶都喝光的情形,有些宝宝只是口欲比较强,喜欢吸吮的感觉,即使不饿也会继续吸,因此家长可依据体重做为每天应吃奶量的参考,别让宝宝吃得太多。
大部分的新生儿如果吃饱了,会用肢体动作来表达,即使把奶瓶凑上去也会有些微反抗,一直转头不想吃;至于吃母奶的宝宝,吃饱了则会看起来比较放松,拳头也不会紧握着,或者含着奶头却不吸,甚至是睡着。
宝宝满4个月后,肠胃功能变好,胃容量和活动量也变大,奶量也随之增加,但有时宝宝反而喝得比满三个月时还要少,可能是宝宝进入了厌奶期。这时应该多注意孩子的生长曲线,体重只有小小的起伏没关系,但若短时间下降5至10个百分比,就应该积极解决厌奶的问题,并且和医师联系,确认宝宝的身体是否有其他不适。
4个月大的宝宝开始会扭动头部,想要满足好奇心,若有厌奶情形,喝奶时周围应尽量保持安静,环境和声音都单纯一点、减少刺激,不要太多人走动、或有音乐等,太热闹宝宝会分心而不喝奶。其次,应适时更换奶瓶嘴洞的大小,从圆孔改为十字孔,洞太小也会让宝宝觉得吸起来费力而喝得较少。
如果是全母奶宝宝,这餐或近期一段时间都不想吃,可能是妈咪吃了特别的东西影响乳汁,也许宝宝不喜欢这个味道或是不习惯。另外则是更换喂奶的姿势,也可能让宝宝不想喝奶。母奶宝宝出现厌奶的状况时,可以尽量让孩子喝新鲜的母奶或亲喂。
由于母奶消化得快,全亲喂又依照宝宝的需求给予,因此在4至6个月时还无法很顺利戒掉夜奶,大约等加入副食品之后,就可以开始戒。配方奶比较容易有饱足感,因此这时可以开始戒夜奶,让宝宝睡前吃一点小点心。
4个月后宝宝的胃容量较大,可以吃比较多,而戒夜奶一定要配合让宝宝睡得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重要的是配合宝宝的生活习惯。例如宝宝晚上12点左右睡,如果妈咪9点就给最后一次奶,就变成半夜还是要起来,应该调整孩子的作息,睡前喝最后一次奶,调整也要配合主要照顾者方便照看的时间,差不多同时间起床才不会太辛苦。
即使到了宝宝满1岁之后,肠胃功能还是不像大人一样,胃袋也没办法装太多食物,这也是幼儿园需要有点心时间的原因,孩子只能少量多餐。因此睡前不管是喝奶或吃副食品,才能让宝宝睡过夜,不至于饿醒过来,所以宝宝更小时才需要夜奶,并不会造成肠胃的负担,但不管喝奶或吃副食品,睡前都要记得确实清洁口腔。
在加入副食品之前,宝宝的所有粮食都来自于奶水,因此随时注意宝宝喝了多少?身高和体重是否有持续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加入副食品是为了让宝宝能慢慢接受一般的食物,并且补充奶水不能供应的营养,由于副食品会产生饱足感,因此奶量也应该要调整,在同一餐中,建议妈咪可以先让宝宝吃副食品后再喝奶,比较能控制奶量。
这时候的宝宝已经可以跟大人吃一样的食物,但胃容量仍旧不够大,除了注意营养均衡外,应该把奶水当成这个时期的「副食品」。1岁以上可以喝鲜奶、酸奶和成长奶粉,奶水是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在一般食物吃得很好的情况下,建议1岁之后还是每天要喝1杯半到2杯的奶,如果宝宝接受一般食物的状况不好,就要用更多的奶来补足营养。
生病感冒的时候,宝宝的食量就会降低,可依平时的观察,看宝宝比较喜欢喝奶或吃副食品,就选择喜欢的给他吃,但依然要秉持着少量多餐、吃清淡的原则。
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吃较多种食物,可依照孩子的病情吃让症状舒缓的食物,喉咙痛的时候可以吃点冰淇淋等,但要注意有些食物和药物会有交互作用,像是支气管扩张剂不能和咖啡及巧克力一起食用,普拿疼类的退热止痛剂则不能和酒精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