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针疗法是以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方法。又称皮内针疗法。
有颗粒型(麦粒型)和揿针型(图钉型)。
颗粒型一般针长约1厘米,针柄形似麦粒或呈环形,针身与针柄成一直线。
揿针型针身长约0.2~0.3厘米,针柄呈环形,针身与针柄呈垂直状。
皮内针、镊子和埋刺部皮肤严密消毒后,就可进行针刺。(注意,非专业医生不可行埋针疗法!)
颗粒型皮内针,用镊子夹住针身,沿皮横刺入皮内,针身埋入皮内0.5~1厘米,然后用胶布将留在皮外的针柄固定。
揿针型皮内针,用镊子夹住针圈,将针尖对准穴位刺入,使环状针柄平整地留在皮肤上,用胶布固定,此针多用于耳穴。
热天一般留置1~2天;冷天可留置3~7天,留置期间,每隔4小时左右用手按压埋针处1~2分钟,以加强刺激、增加疗效。但对关节、胸腹部位不宜埋针;出现异常情况应停止留针。
埋针疗法能给皮部以弱而长时间的刺激,通过调整经络脏腑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常用于需久留针的慢性顽固性疾病和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如头痛、痛经、遗尿、失眠、高血压、哮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