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忧郁症一直是妈咪们所关心的话题,但你知道吗,其实不足1岁的小婴儿也可能罹患忧郁症!嗜睡、爱发呆、活动力低、爸妈逗弄不太笑…这些看似平常的反应其实潜藏着忧郁的情绪。引发婴儿忧郁症的引火线不一而足,夫妻关系不稳定、爸妈因工作忙碌忽视孩子需求、没有找到照顾的节奏都是可能的原因。亲爱的爸妈,照顾宝宝的「心」不是件容易的事,惟有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才能使他远离忧郁情绪。
宝宝出生后,父母的焦点大多放在照顾宝宝的吃喝拉撒睡,很少人会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层面,但你知道吗,其实小婴儿也可能产生忧郁症。人类是社会性动物,需要和外界建立情感连接,否则很容易感到无助、无望。
没有自主能力、无法满足自我需求的新生儿尤其需要被照顾、关爱、拥抱,假如这些需求没有被满足,即便宝宝还没发展出成熟的情绪功能,仍可能因为无助而产生忧郁、退缩的调节障碍;安全感不足及恐惧不安都是引发婴儿忧郁症的引火线。除此之外,罹患产后忧郁症的母亲会严重影响宝宝的情绪发展,若妈咪忧郁的情绪迟迟未改善,宝宝未来的负面特质也会比较强。
然而,新生儿的情绪变化本就难以察觉,要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有忧郁倾向呢?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罹患忧郁症的婴儿通常没有任何生理上的缺陷,但吃得比较少、体重较低、睡眠不正常,和外界互动也比一般孩子少,当宝宝出现上述几种情况并持续1个月以上,就可能罹患婴儿忧郁症。她提醒,宝宝情绪违常时通常会出现6种明显的症状:
与正常婴儿相比较退缩。
2、爸妈逗弄不太笑,也不喜欢和爸妈玩,可能在与爸妈互动时撇过头注视其他地方。
3、和爸妈互动到一半突然发呆、恍神,很容易放空。
4、很难与大人产生关系上的连接,大多是不安全的依附(不相信大人会马上满足自己的需求,只好自我满足)。
5、常睡觉、活动力低。眼睛会跟着大人转,但不太会自主探索周遭环境,也不爱玩玩具(就算玩具会发光、发出声响也无法引起兴趣)。
6、生长曲线和认知曲线的发展比一般孩子来得低;因为不和外界互动、说话,语言发展也可能比较慢。
是否隔离要看妈咪能否承受抚育宝宝的压力;如果妈咪因为照顾宝宝而无法休息,或在照顾过程中感到吃力(压力指数达7成),最好寻求家人或保母协助,如此宝宝的需求也可以即时获得响应,不会因为妈咪的不适而被递延。
婴儿忧郁症可以分成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两个部分来探讨。下面就来看看外在因素及内在因素的成因分别有哪些。
安全感不足
「安全感」向来是决定孩子情绪反应的关键。刚出生的宝宝虽然视觉发展尚未成熟,但已经可以模糊辨识人的表情、感觉,爸妈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孩子产生不同的情绪。举例来说,如果妈咪用开心、温暖的态度亲喂母奶,并在喂奶过程中和宝宝说话、贴近宝宝的身体,宝宝便会获得安全感;反之,若妈咪将喂奶当成例行公事,没有投入感情,宝宝就无法获得安全感。
养育环境不佳
影响孩子情绪的元素不仅仅是照顾和依附的模式,家庭养育环境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夫妻关系不稳定、常吵架的家庭,孩子容易无助、恐惧不安;常生病或罹患慢性病的爸妈自顾不暇,可能无法立即满足孩子的需求;工作忙碌又没有家庭系统(婆妈)支持的父母则可能无法妥善料理孩子的生活,因而导致孩子的饮食、睡眠质量下降并产生负面情绪。
遗传忧郁基因
由于忧郁症会遗传,如果妈咪本身就是忧郁症患者或在孕期出现忧郁倾向,其内分泌影响胎儿就可能开启宝宝忧郁症的基因,宝宝出生后的忧郁情绪以及负面特质都会比较明显。
父母较难照顾的「磨娘精」
在心理学理论中,婴儿的特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容易养育的天使宝宝,一类是比较难照顾的磨娘精宝宝。由于磨娘精宝宝的饮食及生活作息没有规律性,爸妈较难找到照顾的节奏,容易感到挫折,孩子的需求可能因此被忽视,从而累积负面的情绪。
妈咪孕期内分泌失调
有人在孕期受负面情绪影响,导致血清素、多巴胺等内分泌失调,而缺乏血清素与多巴胺可能导致忧郁。宝宝在子宫内接收妈咪不正常的内分泌,出生后的内分泌就会偏向忧郁、敏感特质,容易引发明显的忧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