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忧郁症一直是妈咪们所关心的话题,但你知道吗,其实不足1岁的小婴儿也可能罹患忧郁症!嗜睡、爱发呆、活动力低、爸妈逗弄不太笑…这些看似平常的反应其实潜藏着忧郁的情绪。引发婴儿忧郁症的引火线不一而足,夫妻关系不稳定、爸妈因工作忙碌忽视孩子需求、没有找到照顾的节奏都是可能的原因。亲爱的爸妈,照顾宝宝的「心」不是件容易的事,惟有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才能使他远离忧郁情绪。
许多妈咪都会担心宝宝对保姆产生「陌生焦虑」而情绪低落,但陌生焦虑的前提是「陌生人对孩子具威胁性」,保姆不会有这个问题。只要让宝宝看到爸妈与保姆互动、对话,知道这个陌生人是「安全」的、是「爸妈认同」的,他就会将安全感转移至保姆身上。
如果父母皆忙于工作、无法专心照顾宝宝,不妨考虑托婴,让孩子的需求可以被即时满足,这也有助于降低孩子的不安全感。有些父母会担心宝宝给外人照顾会让彼此的亲密感下降,但其实建立亲子关系的重点是在相处过程中留下美好的回忆,让孩子知道父母是可以带给他快乐、满足的人,重点是「质」而非「量」;只要好好把握与孩子固定相处的时间,一样可以与孩子建立稳固的关系。另一方面,如果已经投注大量心力照顾孩子,孩子却因先天特质产生忧郁情绪,就必须积极带他去探索周遭环境。忧郁的宝宝通常会害怕在探索时遇到困难、挫折甚至失败,此时爸妈若不主动带宝宝接触外界环境,他会变得更退缩。建议多带宝宝接触不同环境(如逛公园、到餐厅吃饭)累积经验,这样宝宝会更容易理解爸妈的指令与规则,心情也会变得更开朗。
在发现宝宝有忧郁倾向后,应该在第一时间咨询幼儿专家以厘清宝宝忧郁的原因。如果确定是外在因素引发的忧郁,由于婴儿短期记忆有限、可以迅速忘记负面情绪,只要爸妈愿意改变养育方式,宝宝忧郁的情形就可以获得明显改善。若宝宝先天就有忧郁基因,则可以寻求新生儿科或儿童心智科的专科医师治疗。除非宝宝是因为生理变化或内分泌失调等先天因素而罹患忧郁症,否则大多可以藉由父母改变养育行为而获得改善。
婴儿忧郁症不容小觑,如果迟迟不处理,孩子未来上学容易跟不上进度,也可能因为不擅社交而遭到同侪排挤、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