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因为饮食不规律,或是生活习惯不好,可能会出现便秘的情况,这时一部分人可能会选择去拔罐来缓解症状。那便秘拔罐哪个部位?
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排便间隔时间过长,粪质干结,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多伴有腹部不适的病证。
引起病变的原因有久坐少动、食物过于精细、缺少纤维素等,使大肠运动缓慢,水分被吸收过多,粪便于结坚硬,滞留肠腔,排除困难。
还有因年老体弱,津液不足;或贪食辛辣厚味,胃肠积热或水分缺乏;或多次妊娠、过度肥胖等,皆可导致便秘。根据病因及发作时特点的不同,一般分为实证便秘和虚证便秘2型。
症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赤身热,或兼有腹胀,腹痛,口干,口臭。
【穴位】支沟、天枢、足三里、大肠俞、八髎。
【治法】
(1)留罐法:患者仰卧位,选择大小适中的火罐,于支沟、天枢、足三里进行吸拔,每穴留罐10~15分钟;然后患者俯卧位,于大肠俞、八髎进行吸拔,每穴留罐10~15分钟。每天操作1次,10次为1疗程。
(2)走罐法:患者仰卧位,先在患者肚脐周围涂抹适量润滑剂。再选择大小合适的火罐,吸拔于患者肚脐周围。然后做顺时针方向走罐数周。走罐时手法宜轻柔。然后再将火罐吸拔于天枢处,留罐10分钟。每天操作1次,10次为1个疗程。
症见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晄白,喜热怕冷,四肢不温,腹中冷痛。
【治法】走罐法。患者俯卧位,先在八髎穴处行旋转走罐法,至皮肤潮红。后在脾俞至肾俞穴之间走罐,上下推拉至皮肤潮红。仰卧位,于脐周处顺时针旋转走罐,手法轻,时间稍长,再于足三里穴留罐。隔日操作1次,10次为1个疗程。
【穴位】八髎、脾俞、肾俞。
症见虽有便意,但每于临厕之时却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大便并不干硬,便后疲乏,面色晄白,神疲气怯。
【穴位】脾俞、胃俞、大肠俞。
【治法】千上述穴位进行拔罐操作,每穴留罐10~15分钟,隔日操作1次,10次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