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以它确切的疗效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治疗和保健方法。针灸可以治疗的病种已经涉及了许多学科。针灸可以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但是,并不是任何病症任何情况都能进行针灸治疗的,所以我们还需多了解针灸的知识判断自己是否适宜针灸。
1、需针刺的皮肤局部有、感染、溃疡、破损、瘢痕及肿瘤者,也不宜进行针灸,针灸会导致加局部炎症及疼痛病情。
2、孕妇、高龄产妇及有习惯性流产者要谨慎进行针灸。这类人的腹部、腰骶部有些穴位禁用针灸或拔罐。这些穴位很多带有活血通经的作用,所以孕妇产妇很容易引起流产;妇女在月经期间如不是为了调经,也不宜用针。
3、剧烈波动期、对外界的刺激比较敏感的人和高血压的患者,也要谨慎用针灸。
4、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人、因损伤后出血不止的人或者患有自发性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针灸,针灸会导致伤口止血不利,有瘀肿的情况。所以这几类人尽量避开针刺血管,以防出血。
5、患实热、阴虚发热的患者,一般也不建议用针灸治疗,因为艾灸疗法有温热助阳作用,治疗不得还会加重病情。
6、过度饱腹、精神高度紧张、过度劳累、处于严重饥饿状态的人以及大失血后的患者,不宜马上针灸,以避免在针灸时中发生晕针现象,需等身体恢复后再治疗。
7、体质虚弱的患者,不宜过强度的刺激,针灸时也应采用卧位。
8、胸背部、胁肋部、眼区、项部等部位穴位,应尽量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再进行针灸治疗。
9、在关节活动部位以及脸面部、五官和大血管的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的治疗方法。在高温环境下,则要慎用灸法,以免发生烫伤。在进行针灸时还需注意少数人会皮肤过敏,避免皮肤起泡等等。
10、针灸过程中,如果进针时有触电感觉,疼痛明显或针尖触及坚硬组织时,应要停止继续,而不宜继续进行。
不同体质、不同季节,它所相对应的选穴和手法也有所讲究。所以,一定要和专业针灸的医生询问清楚疗法,与医生好好沟通,如实反映自己的身体状况及病症,这样针灸治疗才能更安全更起效。
急慢性鼻窦炎、急慢性鼻炎、鼻出血、感冒、急性扁桃腺炎、急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儿童和单纯性哮喘患者)、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
急性结膜炎、麦粒肿、干眼症、弱视(12岁以内)、近视(青少年)、视疲劳、单纯性白内障、青光眼(降眼压)、牙痛、拔牙后疼痛、牙龈炎、急慢性咽炎、耳鸣耳聋(突发性、发病早期)、口腔溃疡。
食道、贲门痉挛、噎嗝、胃下垂、急慢性胃炎、胃酸过多、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缓解疼痛)、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结肠炎、便秘、腹泻、肠麻痹。
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早期3-6个月之内者)、面肌痉挛、中风后遗症(恢复期)、周围性神经疾患、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早期,六个月以内者)、美尼尔氏综合症、失眠(不伴抑郁者效果佳)、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遗尿、肋间神经痛。
肩周炎、网球肘、颈椎病、腰椎病、落枕、腰痛、腱鞘炎、腱鞘囊肿、骨关节炎、坐骨神经痛。
月经不调、白带异常、乳腺增生、痛经、崩漏、经间期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另可用于辅助治疗卵巢早衰、子宫肌瘤、不孕。
冠心病、高血压、脑供血不足、老年性痴呆等,可以使用针灸作为辅助治疗。另外,针灸亦可以作为老年性痴呆的预防保健方法。
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肥胖症、慢性疲劳综合症、痤疮、黄褐斑等。其中,甲亢、甲低或甲状腺结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多使用针灸作为辅助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