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很喜欢用中医的方法来治疗身体不适,像常见的腹泻,不少人就会想要去进行艾灸治疗,那腹泻艾灸哪个部位呢?
症见大便溏泻,水谷不化,每食生冷油腻或难消化食物则腹泻加重,腹部隐痛,喜暖喜按,食欲不振,食后即胀。
【穴位】神阙、天枢、腹结、足三里、脾俞、胃俞。
【治法】艾条灸。将艾条点燃,对准穴位,距离皮肤2~3cm施灸。每穴5分钟,每日3次。3~6次为1个疗程。
症见腹痛肠鸣,泻下粪便黏稠秽浊,恶臭,泻后腹痛减轻,伴有不消化之食物,脘腹痞满,嗳腐吞酸,不思饮食。
【穴位】中脘、关门、神阙、天枢、足三里、阳纲、小肠俞。
【治法】隔姜灸。艾炷如枣核大,每穴5~7壮,每日2次,4次为1个疗程。
症见腹泻多发生在五更时分,俗称“五更泻”。晨起则腹痛欲泻,泻后痛减,伴腰膝酸冷,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夜尿频作。
【穴位】神阙、天枢、气海、上巨虚、胃仓、肾俞、大肠俞。
【治法】隔姜或隔蒜灸:艾炷如枣核大,每穴5~7壮,每日1~2次,3~7次为1个疗程。
1.施灸的顺序:一般是先灸阳经,再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壮数少的穴位,后灸壮数多的穴位;先灸艾灶小的穴位,再灸艾灶大的穴位。
2.施灸的补泻:一般补法施灸时让艾炷自行熄灭,不要吹灭。泻法施灸时则快速吹灭艾炷。
3.施灸的禁忌:①一般面部穴位、乳头、大血管等处不宜使用直接灸,以免形成瘢痕。关节活动部位不宜进行化脓灸。②对空腹、过饱、过度疲劳者应谨慎施灸。对体弱者,施灸时时间不宜过长,艾炷不宜过大。③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4.炙后的处理:一般灸后出现水泡,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再涂抹龙胆紫液消毒,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