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喜欢进行户外登山运动,不仅能锻炼自己,而且还能享受登山过程中的乐趣,但是登山运动不同于一般的健身活动,掌握一定的步法和技巧,不仅可以减少运动损伤,而且健身效果也能事半功倍。
在上坡起步时,一定要放慢脚步,要遵循吸一口气、踏一步,接着吐一口气,再踏出一步的法则上攀;倘若依此法上攀陡坡数步,便感到喘不过气来,则应将步伐缩短,然后继续遵照上述的呼吸步伐行进;如果一开始行走陡坡两三个小时都不必休息,就代表已经成功掌握调气步法了。
当然在爬更陡的坡,背更重的背包时,则需一吸一吐往上一小步的方式前进;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吸气时需用力深呼吸,如此不但供气可以增加,调气也能做得更好,高山症发生的几率也会降低。
这种步法是每上一步时,后边的脚一定要伸直,只有将大小腿伸直,体重才能完全由腿来支撑,如此才可以让大小腿肌肉放松。反之,膝盖从未打直,当然肌肉容易疲劳过度,甚至发生大腿抽筋。
上下不太陡的碎石坡,需要将鞋底完全接触碎石坡斜面,这样才能利用最大摩擦力,容易而省力地行走于碎石坡上。若遇较陡的碎石坡时,可借助大小腿之力,将鞋平推入碎石坡再上移。
下坡则可利用脚跟下踩的力量,让碎石坡出现一踏足点后,再继续下移步伐。
说话耗费的体力是非常大的,说话需要调动口腔肌、咽喉肌、肺肌等多处肌肉组织,需要从心脏调用血液来供应这些肌肉运动之需,更严重的是,说话消耗的氧气数量是非常巨大的,说话的时候,几乎所有肺部吸入的氧气都被用来供应说话,血液中的氧含量迅速下降。如果是大声吆喝、连续说话,耗费体能的更巨大的。所以,登山过程中尽量少说话,是节省体能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登山的时候,一感到疲劳,很多人就会直接坐下来休息,这样休息之后其实身体会更疲累,对后面的登山路途更是不利,后面可能需要休息的时间间隔会越来越短。建议适当的减少坐下休息的次数,如果要休息也没有必要全身坐下,可以选择树干斜靠一下,减轻双腿承负,缓解压力。
上山的时候,要保持步履和呼吸适当的节奏,有意地去控制达到习惯的状态。负重陡坡尽量一步一呼一步一吸,疲劳的时候加深呼吸,有意略微减缓节奏,使体能随呼吸分布均匀。
从物理学角度很好理解,重心低,不仅步子稳,也会节省体力。比如个子小的人,就比个子高的人登山节省体力。上身略微前倾到一个适合的角度,让重力帮忙你登山。如果是陡坡,最好手脚并用,这样会非常轻松,前面的斜坡刚好弥补手臂的长度,使人可以和兽一样四肢行走,这是非常节省体能的方法之一。
在户外进行登山运动,提前准备好装备也是很重要的,下面是户外登山常见的一些装备。
1、宿营装备。包括帐篷、炊具、寝具和各种燃料等。
2、技术装备。包括登山绳、氧气装备、侧量仪器、高度计、干湿度计、钢锥、登山铁锁、升降器、挂梯、滑车、雪铲等。
3、个人装备。包括登山服装、登山鞋、高山靴、头盔、电筒、手套、防护眼镜等。其特点是:轻便易携,坚固耐用,便于拆卸,一物多用。
1、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有人陪同。
这类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确定运动量。即使可以登山,也要在家人、朋友的陪同下进行,注意随身携带药物。
2、糖尿病患者要警惕低血糖。
医生指出,登山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体重和降血糖,但是也要特别小心预防低血糖。这类患者在爬山前应少吃一些食物或在饭后一小时开始爬山。此外,糖尿病患者一旦伤口破溃很容易感染,因此登山必须穿好鞋袜,而且袜子不能太薄;要选择好走的路,防止摩擦磕碰,回家后也要记得在洗浴时仔细检查自己身上有没有细小伤口,如果有要及时消毒处理,老是不愈合的伤口更要及时就医。
3、骨关节病患者最好别登山。
以上山为例,人的膝盖经常保持半屈状态运动,上山又很费力,这样对于膝盖关节的磨损很大。经常有老人登山后膝盖就疼,其实往往就是由于磨损造成的。但许多老人却认为是没有活动开而造成的,于是更加拼命活动,结果磨损越来越厉害。这类人可以选择慢走来健身。